文档详情

GB/T 24533-201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pdf

发布:2019-06-13约8.5万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29.050 Q 51 O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4533—2019 代替 GB/T 24533—2009 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Graphite negativ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y 2019-03-25 发布 2020-02-01 实施 发布 GB/T 24533—2019 ■1Z■ —1— 刖 百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24533—2009«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 。本标准与GB/T 24533—2009相 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见第2章); -修改了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定义,将定义中的 “碳负极”修改为 “石墨类负极” (见3.1); -将 “中间相类碳微球人造石墨”改为 “中间相炭微球人造石墨” ,将“针状焦类人造石墨”改为 “针 状焦人造石墨” ,将“石油焦类人造石墨”修改为 “石油普焦人造石墨” ,增加了复合石墨的解释 (见 4.1.1 ); ——修改了部分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等级,增加了石墨化度指标(见4.1.2 ); ——删除产品代号示例中的“AG-PAG-I-18-340” (见2009年版的4.2 ); ——修改了典型产品技术指标内容,将 “表3〜表11 ”修改为 “表3、表4 、表5 ”(见5.2); ——水分测定修改为:按照附录B或GB/T 3521的规定进行测定(见6.3); ——比表面积测定修改为:按照GB/T 19587进行测定(见6.6); ——增加石墨取向性 (参考性指标)测定方法,按照附录F的规定进行测定(见6.9); -删除NOr 、P()4_的测定(见2009年版的6.12); ——修改了有机物含量测定方法 (见6.17); ——修改了限用物质含量测定方法 (见6.18); ——取样和制样修改为按照GB/T 1427规定进行(见7.1.1); -删除 “作为检验和保留的样品,至少保留500 g以上” (见2009年版的7.1.4); — —出厂检验中增加首次放电比容量、首次库仑效率,删除p 值(见7.2.1); -删除型式检验中的 “原材料批号” (见2009年版的7.2.2); -删除了验收规则中 “收货方有权按本标准对产品进行验收,有权拒收不符合本标准要求的产 品” (见2009年版的7.3.3); -修改了包装、标志的要求:产品的包装、标志符合GB/T 191和GB/T 6388的规定,净重由供 需双方协商(见1 ); -删除 “建议:温度£45 °C 、湿度<75%的环境中” (见2009年版的2); -删除“锂离子电池石墨类负极材料产品的每个包装袋正面应有醒目的标志” (见2009年版的 8.4.1); ——删除 “建议:温度W45 °C、湿度=75% ”(见2009年版的9.1); ——修改了附录A中分散剂要求(见A.3.1 ); ——修改了粒度测试范围 (见A.4.3 ); — -修改附录A中仪器设定参数为:按仪器说明书设置最佳参数 (见A.4.4 ); ——修改附录A中结果计算与数据处理,增加了“Dmax” (见A.7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