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铁轨道铺设工程冬季施工方案.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地铁轨道铺设工程冬季施工方案
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稳定低于5℃即进入冬期施工,当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高于5℃即解除冬期施工;根据北京地区气温记录,每年11月15日左右到次年3月15日左右为冬施期,历时4个月,分为初冬、严冬、寒流三个阶段。
6.1.1 混凝土冬期施工
6.1.1.1 根据建筑工程冬季施工规程的规定,冬季浇筑的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40%,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时,不得小于4.0N/mm2。
6.1.1.2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北京地区冬季施工气温的变化,冬施混凝土保温拟采用蓄热法及暖棚法。即:受影响的初冬阶段采用蓄热法、严冬季节及寒流阶段采用暖棚法。
6.1.1.3 冬施混凝土试块规定
冬施期间,每批混凝土取样应不少于四组,其中两组作标准养护,两组作同条件养护(其中一组作检验受冻前的强度是否达到临界强度要求,另一组用以检验冬施常温28天养护的强度)。当需要检查结构拆模混凝土强度时,尚应增加同条件养护组数,数量按实际需要确定。
6.1.2 钢筋工程冬期施工
6.1.2.1 钢筋焊接施工前,必须清除钢筋焊接部位和电极接触的钢筋表面的锈斑、油污、杂物等。
6.1.2.2 雪天或施焊现场风速超过5.4m/s(3级风)焊接时,应采取遮蔽措施,焊接后冷却的接头应避免碰到冰雪,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不宜进行施焊。
6.1.2.3 钢筋负温电弧焊,宜采取分层控温施焊,热轧钢筋焊接的层间温度宜控制在150℃~350℃之间。
6.1.2.4 当钢筋负温电弧焊时,可根据钢筋级别、直径、接头型式和焊接位置,选择焊条和焊接电流,焊接时应采取防止产生过热、烧伤、咬肉和裂纹等措施。
6.1.2.5 焊条在使用前,应按照产品出厂证明书的规定进行烘干,存放在80℃~100℃烘箱内,使用时应取存在保温桶内,随用随取。
6.1.3 冬期施工测温
根据冬期施工的不同阶段(室外气温的变化情况),合理采用不同的养护方法,使冬期施工测温工作尤为重要。主要测温设备为高低温度计(-20℃至100℃)及测温白铁管,另在工地实验室配备温度自动记录仪,协助作好测温工作。
冬期施工测温范围及次数:
⑴ 大气温度、环境温度,每昼夜6次;
⑵ 混凝土出罐温度、入模温度,每工作班2-4次;
⑶ 混凝土养护测温,采用综合蓄热法时至少每4h测定1次;对掺入防冻剂的混凝土,在强度达到3.5Mpa以前,每2h测定1次,达到3.5Mpa以后每6h测定1次。
⑷ 其他需要测温的,按实际需要确定。
6.1.4 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6.1.4.1 施工现场准备措施
⑴ 冬期施工现场的准备工作要求于开工前完成,并通过检查验收。
⑵ 对运输道路路面采取防滑措施,确保运输畅通。
⑶ 做好商品混凝土供应搅拌站的封闭工作,封闭材料应保证防寒要求,搅拌站应尽量将后台上料口与室外砂石计量部分一并封闭。搅拌站入冬前必须搞好加热水箱计量装置及配备外加剂等各类溶池、计量等设施。
⑷ 做好现场热源供应设施的安装与封闭。
⑸ 做好现场上水的出水口、消火栓及露天水管的保温。
⑹ 水源循环散热的露天设备(如机动车),要加防冻液或停机放水,并有专人负责。
⑺ 准备足够的保温材料、防冻液和外加剂。
6.1.4.2设备、物资供应措施
⑴ 由施工单位与当地有关部门联系,完成冬季施工锅炉年检工作,并作出安全鉴定。
⑵ 购进各种加热采暖设备。
⑶ 根据施工要求,购进外加剂、保温、测温器材和采暖燃料。购进各种加热采暖设备。
6.1.4.3 冬施混凝土浇筑措施
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冬施期间混凝土中掺加防冻剂,要求搅拌站提前两周向项目部提供防冻剂的使用说明书和混凝土配合比,以确保所使用的外加剂符合北京市的有关规定,并经试验是合格的产品。混凝土浇筑时应做到:
⑴ 做好浇筑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及审批手续。清除模板及钢筋上的冰雪和污垢。振捣器具及保温覆盖材料准备就绪,资源齐备,确保混凝土随到随浇捣,以最短时间浇捣成型,减少热量损失。
⑵ 浇筑时,混凝土到现场时出罐的温度应控制在10℃~15℃(具体措施由搅拌站实施),混凝土的浇筑应保证均匀密实,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尺寸准确,避免浇筑后的剔凿现象。
⑶ 商品混凝土开盘前,检查砼坍落度及水灰比,坍落度宜控制在12cm-16cm(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水灰比不应大于0.6。
⑷ 浇筑后的混凝土在受冻前,抗压强度不得低于以下规定:
① 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为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
② 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
③ 混凝土配制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