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通货膨胀的类型与成因.课件.ppt

发布:2016-10-30约5.64千字共3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o P Y AD0 AS0 P0 Ye E0 AS1 E2 E1 AD1 P1 AS2 E3 AD2 E4 P2 P3 P4 “螺旋式”供求混合型通货膨胀动态图 (四)结构型通货膨胀 由于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失衡从而导致总供求失衡或导致部分供求关系的失衡而引发的物价水平的上涨。 其传导机制:价格的刚性机制和价格的攀比机制 (示范效应)。 结构型通货膨胀类型    1.需求转移型通货膨胀  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3.外部输入型通货膨胀 1.需求转移型通货膨胀 由于社会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不是一成不变的,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一部分需求转移到其他部门,而劳动力和生产要素却不能及时转移。这样,原先处于均衡状态的经济结构可能因需求的移动而出现新的失衡。那些需求增加的行业,价格和工资将上升;另一些需求减少的行业,由于价格和工资刚性的存在,却未必会发生价格和工资的下降,最终结果导致物价的总体上升。 2.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 部门差异型通货膨胀是指经济部门(如产业部门和服务部门)之间由于劳动生产率、价格弹性、收入弹性等方面存在差异,但货币工资增长率却趋于一致,加上价格和工资的向上刚性,从而引起的总体物价上涨。 许多西方经济学家相信,工人对相对实际工资的关心要超过对绝对实际工资的关心。因此,货币工资的整体增长水平便与较先进部门一致,结果就是落后部门的生产成本上升,并进而推动总体价格水平上升。 还有一种情况是由“瓶颈”制约而引起的部门间差异。如在有些国家,由于缺乏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资源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严重失衡,有些行业生产能力过剩,而另一些行业如农业、能源、交通等部门却严重滞后,形成经济发展的“瓶颈”。当这些“瓶颈”部门的价格因供不应求而上涨时,便引起其他部门,包括生产过剩部门的价格上涨。 3.外部输入型通货膨胀 外部输入型通货膨胀是由北欧学派提出的,它以实行开放经济的小国为探讨背景。在这些国家,经济部门可以分为开放的经济部门和不开放的经济部门,由于小国一般只能在国际市场上充当价格接受者的角色,世界通货膨胀就会通过一系列机制首先传递到它们的开放经济部门,并进而带动不开放经济部门,最后导致价格总体水平上升。 (五)预期说 1.预期心理引致或加快通货膨胀的作用 货币流通速度加快 名义利率提高 货币工资的要求提高 2.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的观点 “向后看” “向前看” 1.预期心理引致或加快通货膨胀的作用 一是加快货币流通速度。 当人们产生对通货膨胀的预期后,会尽快地购买实物资产,而不愿意持有货币,因此货币流通速度被加快,相当于增加了货币流通数量,从而引起通货膨胀; 二是提高名义利率。 当储蓄者有了通货膨胀预期时,为了保证实际利息收入不变,会要求按照其预期通货膨胀的幅度提高名义利率,而商家和企业经营者则会提高商品价格,以转嫁于名义利率提高而增大的生产成本或维持利润水平,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三是提高对货币工资的要求。 在通货膨胀预期心理的作用下,工人或企业经营者会要求提高工资和其他福利待遇,从而提高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 2.西方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形成的观点 “向后看” 一种观点认为,人们在形成预期时是“向后看”的,即主要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形成对未来的预期,这种观点被称之为“适应性预期假说”; “向前看”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人们在形成预期时是“向前看”的,即主要根据各方面的信息,分析有关变量发展变化的可能,从中形成对未来的预期,这种观点被称之为“合理预期假说”。 其 他 类 型 财政赤字 信用膨胀 经济发展速度、 经济结构 外债规模 通货膨胀的其他原因 财政赤字 与通货膨胀 政府为刺激经济增长,采用扩大 财政支出的办法,增加有效需求, 从而出现财政赤字。为弥补赤字 而增加的货币供应量,大部分为 非生产性支出,必然导致通货膨 胀。 信用膨胀 与通货膨胀 信用的扩张超过了经济增长的需 要,货币供应量超过了生产和流 通的需要量,从而出现通货膨胀。 经济发展速度、 经济结构与通货膨胀 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过 快,往往导致投资规模和消 费规模过大,导致物价上涨, 出现通货膨胀。 而经济高速增长,往往带 来结构失衡,也是通货膨胀加 剧的重要原因。 外债 与通货膨胀 大量举借外债,会增加国家还本 付息的负担,造成财政赤字,必 然导致通货膨胀。 三 我国通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