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演示课件.ppt

发布:2019-02-20约4.39千字共5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公共社会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中华民族走向文明和进步的体现。但是公共生活中依然可见一些公德缺失的不文明现象。 精选编制 北京“通缉”社会公共生活 七大不文明现象 通缉令1: 社会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通缉令2: 各类非法经营、非法占道行为 通缉令3: 汽车维修市场秩序混乱问题 精选编制 通缉令4: 非法小广告 通缉令5: ? 旅游市场秩序混乱 通缉令6: 环境脏乱问题 通缉令7: ?户外广告、公共设施残缺不全 精选编制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一)维护公共生活秩序的手段的演变过程 1、自发---?自觉 2、图腾、禁忌、风俗---?风俗、礼仪、宗教教规、戒律;法律、道德 精选编制 (二)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是建立和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力量 (1)社会秩序的形成要靠道德,也要靠法律。 (2)道德规范发挥作用的领域更加广泛。 (3)要综合运用风俗、道德、纪律、法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精选编制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1、定义 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保证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维护社会安定祥和的一个重要条件。 2、特点: 继承性 基础性 广泛性 简明性 精选编制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二)助人为乐 (三)爱护公物 (四)保护环境 (五)遵纪守法 精选编制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1、继承和发扬了传统道德中社会公德的优良传统。 2、改革开放为社会公德的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3、正确认识当前社会公德的主流和存在的问题。 精选编制 当前我国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公民遵守社会公德的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现象,例如: 少数人缺乏基本的社会公德意识 一些人对社会丑恶现象听之任之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说一套做一套 下 上 精选编制        中央电视台联合央视国际和新浪网进行了“最缺乏公德的行为”的调查活动,共26000人参与投票 :    十种“最缺乏公德的行为”: 第一:向窗外扔污物。(票数:19112张)    网民观点:高空抛物比乱扔垃圾更加恶劣,堪称小区环境和楼下行人生命的“双重杀手”。 第二:上公共汽车不排队,一拥而上。(票数:18644张)    网民观点:不排队上车的危害不仅在于破坏了乘车秩序,更可怕的是它摧毁了人们心中排队上车的想法。 第三:旅游景点、名胜古迹上乱写乱刻。(票数:17905张)    网民观点:刻字留念逞一时之乐,却给中华文明造成永久的伤害,这是真正的败家。 精选编制       第四:宠物随地大小便,主人不清理。(票数:17624张)    网民观点:宠物粪便除了影响市容外,还增加了一些传染疾病的可能,不可小视。 第五:行人翻栏杆、随意穿行马路。(票数:17596张)    网民观点:马路的对面对路人的确是一种诱惑,然而这种诱惑的背后却是一场生命的赌博,切莫把生命当儿戏。 第六:下雨天开车溅湿行人。(票数:17560张)    网民观点: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开车者在行人面前不能恃强凌弱,雨天行车慢为先。 精选编制 第七:公交车上,年轻人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 17036票)    网民观点:老弱病残孕没有座位,表面上是文明乘车环境欠佳,实际上却证明了某些人同情心的严重缺失。 第八:传播垃圾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票数:16828)    网民观点:垃圾信息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严重搔扰,稍不留神还会陷入骗子布下的陷阱。 第九:看电影、演出时,大声说话、喧哗、到处走动。( 16788票)      网民观点:这些行为不仅让真正来看演出的人觉得很扫兴,而且是对别人劳动和创作的莫大不敬。 第十:在街上乱吐口香糖。(票数:16571张)    网民观点:口香糖经过在口腔中反复咀嚼,已经粘上口腔中的多种细菌,乱吐口香糖和随地吐痰一样恶心。 精选编制 精选编制 校园十大不文明现象调查 北京大学版 迟到旷课 随地吐痰 践踏草坪 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 乱扔垃圾 占座不到 考试作弊 损坏公物 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 上课自习不关手机 广州大学版 课桌墙壁涂鸦,乱贴海报 考试作弊 在教室内吸烟,吃东西 情侣在教室内过分亲密 上课迟到早退、旷课逃课 沉迷网络游戏,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