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VRV中央空调安装工艺要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vrv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主要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一、空调工程施工工艺
1、 空调系统管道及设备安装
1) 冷媒管安装
● 冷媒管管径大于20mm时,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1.5m;冷媒管管径小于20mm时,支吊架的间距不应大于1m。
● 铜管切割必须采用专用切割刀具,避免管口产生毛刺。
● 必须保证冷媒管内的清洁干燥、需用氮气吹净。
● 为避免空气里杂质对冷媒管的氧化作用,在采用钎焊时应对冷媒管用氮气吹净,使用氮气替换冷媒管内的空气。
● 在冷媒管与设备连接时,应对冷媒管进行包扎封盖,防止水份、脏物或灰尘等杂质进入冷媒管内。
● 封盖冷媒管可采用未端钎焊的方法或PVC带子包扎的方法。
● 冷媒管必须选用满足JIS标准要求的去氢磷铜无缝管。
● 冷媒管的钎焊方法应采取向下或水平侧向进行,应尽可能避免仰焊。
● 液管和气管端管必须注意装配方向和角度,以免油的回流或积蓄。
● 冷媒管的联接形式可采用扩口联接和法兰联接。
● 冷媒 管道的长度不得超过300m。
● 室外机高于室内机时最大高度差不得超过50m。
● 室内机高于室外机时最大高度差不得超过40m。
● 室内机相互之间最大高度差不得超过15m。
● 系统第一级分支距最远室内机的最远距离不得超过40m。
2)室外机的安装
● 有关设备要汇同有关人员共同对设备进行开箱点件,办理移交手续。
● 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受到损伤。
● 检查设备尺寸和基础预留尺寸是否相符,确认无误后按土建预留标记对基础标高和中心线进行确认划线。
● 设备二次搬运过程中一定要避免损伤。
● 室外机务必固定牢固,室外机与基础垫橡胶减振,室外机的位置应便于维护。
● 为便于室外机散热及减少噪音传播方向,室外机风扇吹出侧背向建筑立面。
● 室外机的吊装需争取总包及甲方的支持,提供塔吊或室外施工设备。
3)室内机安装
● 安装前核对设备型号。
● 悬挂室内机的吊架要稳定牢固。
● 留下足够的安装空间以供检修,检修口应不小于450*450mm。
● 相对于天花板表面保持水平,水平度在±1mm之内。
● 机身必须与天花板可见接处呈平行线。
● 将吊挂框固定在悬吊螺栓上,牢固拧紧上下两个螺帽,在螺帽下要使用垫圏。
● 在室内机的四个角使用水平尺或充满水的透明聚乙烯软管,检查室内机是否水平。
4)冷凝水管安装
● 冷凝水管采用U-PVC管
● 冷凝水管安装斜度至少为1/100
● 冷凝水管应尽可能缩短管长并除去气穴
● 冷凝水管安装完毕后需要进行灌水试验
● 在室内机的四个角使用水平尺或充满水的透明聚乙烯软管,检查室内机是否水平
5)管道保温
● 应确保冷媒管的气密性完好后方能进行保温
● 保温材料下料要准确,切割面要平齐
● 冷媒管道保温采用橡塑保温材料
● 空调冷凝水管采用橡塑保温材料以防结露
2、 多联分体空调系统配电安装
1) 配电系统为独立的系统,室内、室外机电源要分别控制
2) 信号线与电源线路不能同穿一管
3) 配电管安装:
● 室内外机系统所用动力开关柜、箱的安装应遵照“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施工。
● 配电箱应安装牢固,垂直偏差不大于3mm,暗装时,四周无空隙,面板四周边缘应紧贴墙面,箱体与建筑物、构筑物接角部分刷防锈漆。
● 导线引出面板时,面板线孔光滑无毛刺,金属面板装设绝缘保护套。
● 配电箱底边距地面高度为1.5m,配电板底边距地面高度不高于1.8m.
● 配电箱内,分别设置零线和保护接地线汇排,零线和接地线在汇流排上连接,不得绞接,并有编号。
配管
1) 线路暗配时,沿最近的路线敷设并减少弯曲。埋入墙内建筑物内的电线管与墙面、构筑物表面的距离不小于15mm
2) 电线管的弯曲处不应有折皱、凹陷和裂缝,且弯曲程度不大于管外径的10% 。
3) 当线路明配时,弯曲半径不小于管外径的6倍,暗配时不小于管外径的10倍。
4) 当线管遇到下列情况时,中间设接线盒。
● 管长度超过30米
● 管长度超过20米并有一个弯曲
● 管长度超过15米并有二个弯曲
● 管长度超过8米有三个弯曲
5) 水平或垂直敷设的明配电线保护管,其水平或垂直安装的允许偏差为1.5‰,全长偏差不应大于管内径的1/2。
6) 当金属保护管、金属盒、塑料管、盒(箱)混合使用时,金属电线保护管、盒(箱)必须与保护地线有可靠的电气连接。
7) 钢管的内、外辟均作防腐处理。
8) 钢管无折扁和裂缝,管内无铁屑及毛刺,切断口平整,管口光滑。
9) 当管路螺纹连接时,螺纹长度不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连接后,其螺蚊宜外露2—3扣,螺纹表面光滑,无缺损。
10) 镀锌钢管和薄壁钢管采用螺纹连接,或套管紧定螺钉连接,不用熔焊连接。
11) 暗配钢管与盒(箱)连接采用焊接连接,管口宜高出盒(箱)3-5mm,且焊后补涂防腐漆,明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