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参观气象台考察报告.doc

发布:2018-10-21约6.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学习资料范文 参观气象台考察报告 篇一:江苏省气象局参观报告 江苏省气象局参观报告 实践名称:参观江苏省气象台 实践日期:2011年11月19日 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2011级(6)班 姓名:沙莎 学号:20111301228 摘要 2011年11月19日我参加了由大气科学学院组织的参观江苏省气象台实践活动。这次活动加深了我对江苏省气象台的进一步认识,我了解了气象台的气象服务体系构造和工作内容,也对古代气象和近代气象发展史有了更深的了解。 我国气象科学源远流长。早在殷代甲骨文中就已发现有风、云、虹、雨、雪、霜、霞、龙卷、雷暴等气象记载。《尚书·尧典》中有“日中星鸟,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夜中星虚;以正仲秋;日短星昂,以正仲冬”,说明观测鸟、火、虚、昂四星,以检定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的节气。可见当时观测星辰主要是为了制定历法,分清节气,了解气候,便于安排农事等生产活动。这就很自然地寓天文和气象于一体。 新中国的气象台站在前国民政府气象台站的基础上不断创建、发展起来的。基础台站网建设从1950年起步到1960 年基本建成,之后进入以质量建设为主的时期。1961将民航。农业、林业、盐场等气象台站分别移交各有关部门建制领导。1979年开始,气象部门结合自然条件和行政区划,合理调整各类台站布局并实施分级管理。至2007年末止,全国气象部门各类气象台站数达到2889个。2000年气象部门开始自动气象站布点建设,形成由国家级地面自动气象台站和区域自动气象站构成的地面观测网。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气象灾害种类多、强度大、频率高,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社会稳定以及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和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各类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更加严重。这就要求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要有全面地把握,对提高气象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紧迫性要有充分地认识,对加大气象防灾减灾经费投入力度的必要性要有深刻的理解。 充分认识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增强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防御气象灾害的能力,把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各级地方党委、政府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全社会对气象防灾减灾的意识得到增强。 天气预报就是对未来时期内天气变化的预先估计和预告。“天有不测风云”,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天气预报的难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在不断提高。人们根据天气预报,可以适时安排生产和生活,使气象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减少气象灾害的损失。准确及时的天气预报有利于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的趋利避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方面有极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目录 1. 气象简介???????????????????????5 2. 古代观测天气的仪器??????????????????5 3. 近代观测天气的仪器??????????????????6 4. 气象界的风云人物???????????????????7 5. 气象预报和气象服务??????????????????8 6. 江苏省气象局概况???????????????????9 7. 参观气象博物馆的所见所闻所感?????????????10 8. 结束语????????????????????????11 一、气象简介 气象学是把大气当作研究的客体,从定性和定量两方面来说明大气特征的学科,集中研究大气的天气情况和变化规律和对天气的预报。 研究大气中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气象学的研究领域很广,研究方法的差异很大。气象学分成许多分支学科:大气物理学、天气学、动力气象学、气候学等等。随着生产的发展,气象学的应用日益广泛,又相继出现海洋气象学、航空气象学,农业气象学、森林气象学、污染气象学等应用学科。现代科学技术在气象学领域的应用,又有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如雷达气象学、卫星气象学、宇宙气象学等。气象学是一门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涉及许多学科的应用科学。气象上常用的测定仪器有液体(如水银)气压表和固体(如金属空盒)气压表两种。气压记录是由安装在温度少变,光线充足的气压室内的气压表或气压计测量的,有定时气压记录和气压连续记录。人工目测的定时气压记录是采用动槽式或定槽式水银气压表测量的,基本站每日观测4次,基准站每日观测24次。气压连续记录和遥测自动观测的定时气压记录采用的是金属弹性膜盒作为感应器而记录的,可获得任意时刻的气压记录。采用这些仪器测量的是本站气压,根据本站拔海高度和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