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无机化学课件-6.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无机化学(本科) 生物工程系 孙俊梅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第六章 化 学 键 6-2 价 键 理 论 二、离子特征 6-2-2 共价键理论 一. 现代的价键理论(Valence Bond Theory)VB 2、共价键理论要点和特征 2、共价键理论要点和特征 4、共价键的类型 ?键 (二)配位键 6–3 分子的几何构型 6. 离域π键 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 一、分子的极性 C H H H H CH4的正四面体结构 2s 2p 不等性sp3杂化 杂化 N 107.3° H H H N NH3的三角锥构型 ? ? 2s 2p 不等性sp3杂化 杂化 O O H H 104.5° ? ? ? ? 激发、杂化 3s 3p 3d sp3d 3d 激发、杂化 3s 3p 3d sp3d2 3d 3s 3p O3的结构: σ π 一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 二 判断ABn型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的步骤 三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局限性 VP:valence shell electron pair 价层电子对 BP:bond pair of electrons 成键电子对 LP:lone pair of electrons 孤电子对 6-3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Valence shell electron-pair repulsion theory) 1、ABn型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主要由A原子的价层电子对的相互排斥作用决定,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总是采用电子对相互排斥最小的那种结构。 2、 ABn型分子或离子的几何构型,决定于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的数目和类型(BP和LP)。 一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基本要点 P170 表6.5 ? ? Xe Xe Xe ? ? ? ? ? ? ? ? ? ? ? ? F F F F F F ? ? ? ? 孤电子对 间夹角 a 三个均120° b 一个120° 二个90° c 一个180° 二个90° 分子构型小结 P73 表6.7 § 6-5 分子间力和氢键 6-5-1 分子的极性和变形性 6-5-2 分子间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6-5-3 氢键 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不相重合的分子。 非极性分子:正、负电荷重心相重合的分子。 1、双原子分子 H2、Cl2、O2分子中存在非极性键,为非极性分子。 HF、 HCl、HBr、HI分子中存在极性键,为极性分子。 2、多原子分子 分子由非极性键构成,整个分子是非极性的。 分子由极性键构成,分子的极性则由空间构型决定。 例如:CO2 O=C是极性键 O=C=O分子呈现对称构型,整个分子为非极性分子。 例如:CCl4 C-Cl 是极性键,分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为对称构型。分子为非极性分子。而CHCl3是极性分子。 偶极矩:等于正、负电荷间的距离(d)与正电荷重心或负电荷重心上的电量( q)的乘积。 ?=q·d ?是矢量,方向由正到负,单位:C·m ?越大,分子极性越强 ?=0 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HF>HCl > HBr > HI 2、分子的变形性和变形极化 分子的变形性--分子外形发生变形的性质。 分子的变形极化--分子发生变形产生两个极的过程。 - + + - 6-5-2 分子间力:色散力、诱导力、取向力 1、色散力 ①瞬时偶极和色散力 瞬时偶极--分子正负电荷重心瞬间不重合产生的偶极。 (原子核不断振动、电子不断运动) 色散力--瞬时偶极之间的作用力。 异极相邻状态,不断消失和出现 ②色散力存在于所有分子之间 如 CH4-H2 CH4-H2O H2O-NH3 ③影响色散力大小的因素 与分子的变形性有关。分子量越大,分子的变形性越大。 如 CH4 SiH4 GeH4 SnH4 色散力增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 化学键:分子或晶体中相邻两个原子或离子间的强烈的作用力。 6-1 键参数 C H H H H 109.5o N H H H 107.3° H O H 104.5° 一、离子键理论的基本要点 1、离子键的本质是库仑静电作用力 f = q+ q-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