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网络操作系统.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3.3 计算机网络的逻辑构成 计算机网络要完成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两大基本功能。 早期计算机网络主要是广域网,它从逻辑功能上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 资源子网—由访问结点以及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负责全网的信息处理,并向网络用户提供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通信子网—由交换结点及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按某种结构连接而成。它服务于通信,具有为用户子网提供数据传输和数据交换服务的能力。 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个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一、资源子网的概念 资源子网的组成 主机 终端 终端控制器 外设 软件资源 信息资源 主机(host) 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工作站或微机 终端(terminal) 用户访问网络的界面; 终端可以是简单的输入、输出终端,也可以是带有微处理机的智能终端; 终端可以通过主机连入网内,也可以通过终端控制器、报文分组组装与拆卸装置或通信控制处理机连入网内。 二、通信子网的概念 通信子网由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与其他通信设备组成,完成网络数据传输、转发等通信处理任务。 通信控制处理机在网络拓扑结构中被称为网络结点; 通信控制处理机作为与资源子网的主机、终端的连接的接口,将主机和终端连入网内; 通信控制处理机作为通信子网中的分组存储转发结点,完成分组的接收、校验、存储、转发等功能; 早期的ARPAnet中,承担通信控制处理机功能的设备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nterface message processor,IMP)。 通信子网是由用作信息交换的通信控制处理机、通信线路和其他通信设备组成的独立的数据信息系统,它承担全网的数据传递、转接等通信处理工作: (1) 分组交换器PSE(Packet Switching Equipment)用于实现分组交换,即接收从一条物理链路上送来的分组,经过适当处理后,根据分组中的目标地址选择一条最佳输出路径,将分组发往下一个节点。 (2) 多路转换器MUX(MultiPlexor)用于实现从多路到一路,或从一路到多路的转换,以便使多个终端共享一条通信线路,提高信道利用率。 (3) 集中器C(Concentrator)与多路转换器类似,其主要区别在于集中器是以动态方式分配信道,而多路转换器则以静态方式分配信道。 (4) 分组组装/拆卸设备PAD(Packet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用于连接大量的同步和异步终端。其主要功能有: ① 拆卸:PAD接收从终端发来的字符流,将它们拆卸成适于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分组送入网络中。 ② 组装:PAD接收从网络中传来的分组,根据分组中的目标地址和发送时的顺序,重新组装成字符流,然后送至相应的终端。 (5) 网络控制中心NCC(Network Control Center)主要用于管理整个网络的运行,为网络中的用户进行注册、登记和记账,对网络中发生的故障进行检测。 (6) 网关G(Gateway)用于实现各网络的互连,其作用是作为各网络之间的硬件和软件接口,实现各计算机网络之间信息的格式变换和规程变换。 (7) 调制解调器(Modem)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8) 网络接口部件 NIU(Network Interface Unit)在局域网中,PC机通过网络接口部件与网络相连,NIU又被称为网络适配器(Network Adapter),简称网卡。 资源子网包括网络中的所有主计算机、I/O设备、网络操作系统和网络数据库等。它负责全网面向应用的数据处理业务,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实现网络的资源共享。 (1) 主机HOST是资源子网中的主要组成单元,它通过高速通信线路与通信子网的通信控制处理机连接。在主机中除了装有本地操作系统外,还应配有网络操作系统。主机中还应装有各种应用软件,配置网络数据库和各种工具软件。 (2) 终端T(Terminal)是用户与网络之间的接口,用户可以通过终端得到网络服务。终端和主机一样,是网络的信源和信宿。但通常终端输出的是字符流,不能直接入网,而必须通过主机或PAD。 (3) 网络操作系统是建立在各主机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操作系统,用于实现在不同主机系统之间的用户通信以及全网硬件和软件资源的共享,并向用户提供统一的、方便的网络接口,以方便用户使用网络。 (4) 网络数据库系统是建立在网络操作系统之上的一个数据库系统。它可以集中地驻留在一台主机上,也可以分布在多台主机上。它向网络用户提供存、取、修改网络数据库中数据的服务,以实现网络数据库的共享。 1.3.4 现代网络结构的变化 随着微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