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一轮复习人教版第十三章第3讲原子结构与原子核教案全国.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题原子结构与原子核考纲下载:1.氢原子光谱() 2.氢原子的能级结构、能级公式()
3.原子核的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变、半衰期() 4.放射性同位素()
5.核力 6.结合能、质量亏损()
7.裂变反应和聚变反应、裂变反应堆() 8.射线的危害和防护()
主干知识·练中回扣——忆教材 夯基提能1.原子结构(1)原子的核式结构~1911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进行了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粒子散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b.实验结果:粒子穿过金箔后绝大多数沿原方向前进少数发生较大角度偏转极少数偏转角度大于90甚至被弹回;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心有一个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旋转。(2)氢原子光谱氢原子光谱线是最早被发现、研究的光谱线其中巴耳末线系公式表示为:=R(n=3)。(3)玻尔的原子模型玻尔理论轨道假设:原子中的电子在库仑引力的作用下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电子的轨道是的;定态假设:电子在不同的轨道上运动时原子处于不同的状态因而具有不同的能量即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些具有确定能量的稳定状态称为定态在各个定态中处于基态的原子是稳定的不向外辐射能量;跃迁假设:原子从一个能量状态向另一个能量状态跃迁时要放出或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光子的能量等于这两个状态的能量差即hν=E-E。四个概念能级:在玻尔理论中原子各个状态的能量值;基态:原子能量最低的状态;激发态:在原子能量状态中除基态之外的其他能量较高的状态;量子数:原子的状态是不连续的用于表示原子状态的正整数。氢原子的轨道半径和能级氢原子的半径公式:r=n(n=1),其中r为基态半径=0.53×10-10;氢原子的能级公式:E=(n=1),其中E为E1=-13.6。2.原子核(1)天然放射现象放射性:物质放射出射线的性质;放射性元素:具有放射性的元素;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核;放射性同位素:具有放射性的同位素。(2)原子核的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核电荷数(Z):等于核内质子数也等于核外电子数还等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原子序数;质量数(A):等于核内的核子数即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3)原子核的衰变三种射线的比较
种类 射线 射线 射线 组成 高速氦核流 高速电子流 光子流(高频电磁波) 带电荷量 2e -e 0 质量 4m(mp=-27) 静止质量为零 符号 e γ 速度 0.1c 0.99c 在电磁场中 偏转 与射线偏转方向相反 不偏转 贯穿本领 最弱用纸能挡住 较强穿透几毫米的铝板 最强穿透几厘米的铅板 对空气的电离作用 c 很强 很弱②半衰期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较弱__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衰变规律:N=N、m=m;影响因素:由原子核内部因素决定跟原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4)核力与核能核力含义:原子核里的核子间存在互相作用的核力核力把核子紧紧地束缚在核内形成稳定的原子核;特点:核力是强相互作用(强力)的一种表现;核力是短程力作用范围在1.5×10-15之内;每个核子只跟邻近的核子发生核力作用。核能核子分开所需的能量;质能方程:一定的能量和一定的质量相联系物体的总能量和它的质量成正比即E=mc;核子在结合成原子核时出现质量亏损其能量也要相应减少即=;质能方程的意义:质量和能量是物质的两种属性质能方程揭示了质量和能量是不可分割的它建立了两个属性在数值上的关系。(5)获得核能的途径重核裂变较小的原子核的过程;特点:裂变过程中能够放出巨大的能量;裂变的同时能够放出2~3(或更多)个中子;裂变的产物不是唯一的;典型的裂变方程:+Kr++3。轻核聚变定义:两个轻核结合成质量数较大的原子核b.特点:聚变过程放出大量的能量平均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比裂变反应中每个核子放出的能量大3至4倍;聚变反应比裂变反应更剧烈;对环境污染较小;自然界中聚变反应原料丰富;典型的聚变方程:+He+。
核心考点·分类突破——析考点 讲透练足考点一 能级跃迁与光谱线1.对氢原子能级图的理解(1)能级图如图所示。
(2)能级图中相关量意义的说明:相关量 意义 能级图中的横线 表示氢原子可能的能量状 横线左端的数字 表示量子数 横线右端的数字-13.6-3.4…” 表示氢原子的能量 相邻横线间的距离 表示相邻的能量差量子数越大相邻的能量差越小距离越小 带箭头的竖线 表示原子由较高能级向较低能级跃迁原子跃迁的条件为hν=E-E两类能级跃迁(1)自发跃迁:高能级→低能级释放能量发出光子。光子的频率ν==。(2)受激跃迁:低能级→高能级吸收能量。光照(吸收光子):光子的能量必须恰等于能级差hν=;碰撞、加热等:只要入射粒子能量大于或等于能级差即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