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单元 活动 探究》试卷及答案_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_统编版_2024-2025学年.docx

发布:2025-01-09约9.01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单元活动探究》试卷(答案在后面)

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1、“数字、”《第四单元活动探究》试卷及答案的积累与运用部分,第一题是:

题目:下列哪个词语在文中没有出现?

A.热情

B.勇敢

C.灵活

D.虚假

2、“数字、”《第四单元活动探究》试卷及答案的积累与运用部分,第二题是:

题目:下面关于《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描述,哪一项是不准确的?

A.孙悟空机智勇敢,有勇有谋。

B.孙悟空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敢于挑战强权。

C.孙悟空心地善良,对朋友忠诚。

D.孙悟空性格多变,有时冲动鲁莽。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她的笑声如泉水般清澈,让人感到无比的舒畅。

B.他的绘画技巧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C.这座古堡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显得格外庄重。

D.他用诚挚的语言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团队合作的认识,还提高了自己的组织能力。

B.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价格便宜,是一本值得推荐的好书。

C.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这是他勤奋学习的结果。

D.在这次比赛中,他不仅表现出了良好的体育素养,而且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

5、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位老师在课堂上常常妙语连珠,引得同学们笑声不断。

B.面对突如其来的难题,他显得有些束手无策。

C.他的发言虽有独到之处,但也有言不及义的地方。

D.小明学习非常刻苦,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真是鹤立鸡群。

6、下面这段话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次班级辩论赛中,他思维敏捷,口若悬河,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B.为了备战中考,他每天晚上都废寝忘食地复习功课。

C.他平时喜欢博览群书,涉猎广泛,因此对于各种文化现象总是如数家珍。

D.他这次获得一等奖,真是天衣无缝,毫无瑕疵。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是班级里的佼佼者。

B.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迅速采取了应急措施。

C.他的演讲声情并茂,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D.这本书的内容枯燥乏味,我读了两页就不想再看了。

二、现代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12分,共24分)

第一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品质。比如,公交车上有人不小心踩到了你,你会选择原谅他;在图书馆里,有人大声喧哗,你会提醒他们保持安静;在朋友遇到困难时,你会伸出援手。这些看似不起眼的行为,却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善良、宽容与责任感。

1、这篇文章主要讨论了什么主题?(2分)

2、根据上下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第3段的主要内容。(3分)

3、如果你在生活中遇到类似上述的情境,你会如何处理?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5分)

第二题:《乡村的呼唤》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有一位名叫李明的年轻人。他从小生活在城市,却对乡村充满了向往。大学毕业后,他毅然选择回到家乡,投身于乡村建设。

李明回到家乡后,发现乡村面临着诸多问题:基础设施落后、教育资源匮乏、农民生活水平低下。为了改变家乡的面貌,他决定从改善基础设施入手,带领村民们修建道路、整治河道、绿化环境。

经过几年的努力,李明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两旁绿树成荫,河水清澈见底,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然而,李明并没有满足于此,他开始关注乡村的教育问题。

李明了解到,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为了改善这一状况,他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乡村学校提供远程教育支持。他联系了城市的一些学校,开展“城乡手拉手”活动,让城市的孩子和乡村的孩子共同学习、交流。

以下为文章内容:

一、李明回到家乡后,首先着手解决的问题是:

A、改善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

B、修建道路、整治河道、绿化环境

C、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D、为乡村学校提供远程教育支持

二、文章中提到,李明通过以下哪种方式改善了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

A、修建新的教学楼

B、招聘优秀教师

C、联系城市学校开展“城乡手拉手”活动

D、捐赠教学设备

三、根据文章内容,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李明的家乡在经过他的努力后,基础设施得到了明显改善

B、李明对乡村充满向往,大学毕业后毅然选择回到家乡

C、李明认为,乡村学校的教学条件落后,师资力量薄弱

D、李明认为,乡村学校只需要改善教学条件,不需要关注其他问题

三、古诗文阅读(本部分有2大题,每大题8分,共16分)

第一题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文后题目。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