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工程类(物流管理、管理科学).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岭南学院(系)2014 级各专业培养方案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物流管理、管理科学)
一、培养目标:
岭南学院秉承百年岭南的传统,即“作育英才,服务社会”,把博雅教育作为本
科教育的基础,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通过不同课程的学习和参与社会活动、体育
竞赛,在毕业之时,能够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一)知识层面。通过通识课程和专业教育,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得到提
升。通过通识课程的学习,掌握人文、历史、社会、自然科学等不同基础学
科和领域的基础知识;通过专业课程的教育,学生在所选择的专业里,系统
学习,掌握该领域所需的专业知识。
(二)技能方面。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对未来生活中
碰到的问题和挑战。强调对学生沟通和写作能力、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运用能
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以及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的培养。
(三)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教育。强调公民意识和公民参与(本土参与和全球化
参与);跨文化知识和能力;道德推理和价值判断的能力;人文关怀和社 会责
任感。
(四)整合性学习。包括综合能力和贯通博雅(通识)学习与专业学习的能力;
(五)培养学生具有广博的视野、批判思考的能力、道德伦理的认知、良好的沟通
能力,并在管理科学领域学有所长,从而能够适应激烈的时代变革,并在未
来社会竞争立于不败之地。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一)一、二年级实行通识教育,开拓学生视野、提高他们探索世界、认识自我和
世界的能力,培养他们一生所需的关键能力。
(二)三、四年级学生专注专业教育,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导向,为
将来面向实际部门的学生开设工商管理类、应用类、实践类的课程,培养具有
竞争力的实战型人才。
(三)以“宽口径、厚基础”为宗旨,在培养过程中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
本专业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培养。
(四)实验与实践教学:开设实验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动
手能力,增强岭南学院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2
(五)要求所有学生有国际交换和交流的经验。增加学生在全球交换、学习和工作
的机会,旨在开阔学生视野、掌握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合作和学习的能力。
三、授予学位与修业年限: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含:物流管理、管理科学两个专业)按要求完成学业,并
符合《中山大学学士学位授予条例》中的相关要求,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修业年限:四年。
四、毕业总学分及课内总学时:
课 程 类 别 学分数 所占比例 备注
公共必修课程 36 24%
公共选修课程 16 11%
专业必修课程
数分班 78 52%
高数三 71 47%
专业选修课程
数分班 20 13%
高数三 27 18%
毕业总学分(实践教学学分) 150(41)
课内总学时 2700
1、各专业及类别毕业总学分要求均为 150 学分,因课程要求不同或教学计划调整等
原因导致的必修课程学分不足部分由专业选修课程(专选)补足。总学分未达 150
学分将影响毕业。
2、多余的专选课程学分可以自动补足一般通识课程的学分,不能补足核心通识课程
的学分。
3、至少选择三门英文授课的专业课程(大三和大四期间的专必或专选),否则将影
响毕业。
五、专业特色课程:
1. 通识课程和专业教育的有机平衡,使学生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得到提升,同
时,提升学生的基础知识、核心技能,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服务奠定坚实基
础;
2. 通过给予学生充分选择课程的权力,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开设相关课程,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六、2014 年公共课必修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一)
七、2014 年岭南学院基础必修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二)
八、2014 年岭南学院各专业必修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三)
九、2014 年岭南学院各专业选修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附表四)
3
附表一:2014 年公共必修课程设置及教学进程计划表
课程
类别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总学分 总学时 开课学期/周学时
课程
负责人
公
共
必
修
课
A
类
课
程
大学英语(1-4 级)1 12 College English 216 2、3、5、6/3 王 哲
体育
Physical Education 4 144 2、3、5、62 何江海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Moral Character Cultivation and
Basis of Law
3 54 2/3 古南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Contemporary History of China 2 3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