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与项目申请报告编写2:核准制与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编写.pptx

发布:2016-08-21约字共6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核准制与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编写 第二部分 建设项目前期工作与项目申请报告编写 核准制的主要内容 1、核准制与审批制的主要区别 适用的范围不同。审批制只适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和使用政府性资金的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则适用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的重大项目或限制类项目。 审核的内容不同。过去的审批制,政府既从社会管理者角度又从投资所有者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资项目;在核准制的情况下,政府只是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审核企业的投资项目,审核内容主要是“维护经济安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优化重大布局、保障公共利益、防止出现垄断”等方面,而不再代替投资者对项目的市场前景、经济效益、资金来源和产品技术方案等进行审核。 审核的程序不同。在过去实行审批制的情况下,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一般要经过批准“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开工报告”等审批环节,而在核准制的情况下,政府仅审核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一个环节。 在实行核准制的情况下,政府直接管理的企业投资项目数量大幅度减少,核准项目范围仅限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内的项目,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适时调整。 2.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核准的类型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有关改革配套文件,在新的投资体制下,政府对企业投资项目的核准分为三类: 对内资企业在我国境内投资建设项目的核准规定,见《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2004年9月15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第19号令); 对内资企业在我国境外投资建设项目的核准规定,见《境外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2004年10月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第21号令); 对外资企业在我国境内投资建设项目的核准规定,见《外商投资项目核准暂行管理办法》(2004年10月9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第22号令)。 3、核准的程序及条件 项目申请报告应由具备相应工程咨询资格的机构编制。其中,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其项目申请报告应由具备甲级工程咨询资质的机构编制。 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隶属单位投资建设应由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向国务院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并附上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意见。 计划单列企业集团和中央管理企业投资建设应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并附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的意见; 其它企业投资建设应由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核准的项目,应经项目所在地省级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初审并提出意见,向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省级政府规定具有投资管理职能的经贸委、经委应与发展改革委联合报送)。 企业投资建设应由国务院核准的项目,应经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提出审核意见,向国务院报送项目申请报告。 项目申报单位在向项目核准机关报送项目申请报告时,需根据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附送以下文件: 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城市规划意见; 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项目用地预审意见;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意见; 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应提交的其他文件。 项目核准机关主要根据以下条件对项目进行核准审查: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 符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地区布局合理; 主要产品未对国内市场形成垄断; 未影响我国经济安全; 合理开发并有效利用了资源; 生态、环境和自然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 未对公众利益,特别是项目建设地的公众利益产生重大不利影响。 2、核准制对投资项目审核的主要特点 (1)项目论证思路的转变 在实行核准制的情况下,项目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审核特点发生了以下变化: 从“内部性”向“外部性”的转变。 传统的审批体制下,项目审核机构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定位为企业投资项目的所有者,从企业董事会的立场和角度,审核项目的厂址选择、工程技术方案、产品方案、市场前景、盈利能力等。 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强调,上述事项都是企业自主投资决策的内部事项,其审核权限应该下放给企业。企业内部管理层、董事会审核其可行性研究报告时,仍然需要审核这些内容,而且还要深化。 但对于按照核准制的要求,国家核准机关对企业投资项目申请报告的审核,应重点从国家应该关注的事项,即从企业投资项目所引发的外部性、公共性问题等方面进行审核。 从微观审核为主向宏观公共事项审核转变。政府核准机关关注的主要应是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的宏观问题,如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优化重大布局、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因此应站在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管理者的立场上,从宏观的、战略的高度,审核政府所应该关注的一些重大事项; 从“技术经济论证”向“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综合论证”的转变,要求对企业投资项目从是否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等方面进行分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