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实验二昆虫形态和生物学.ppt

发布:2017-04-16约1.78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二 昆虫形态及生物学 一、目的要求: 1. 认识和掌握昆虫体躯的基本构造和特征。 2.掌握昆虫口器、触角、足、翅的构造及类型。 3.了解昆虫变态的主要类型。 4. 了解昆虫卵、幼虫、蛹主要类型的形态特征。 二、材料和用具: 浸渍标本:蝗虫(雌、雄)、荔枝蝽。 针插标本:菜粉蝶、粘虫、象甲、蝽蟓、蜜蜂、蝉、蝇。 玻片标本:触角类型、翅的类型、足的类型。 盒装标本:三化螟、蜜蜂、蝼蛄生活史,幼虫类型 挂 图:蝗虫、口器、翅、触角、足的类型。 用 具:实体显微镜、拔针、昆虫针、载玻片、镜头纸、 镊子。;三、内容及方法步聚: 1.昆虫体躯的划分: 2.触角观察: 3.足的观察: 4.翅的观察: 5.昆虫口器的观察: 咀嚼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 虹吸式口器: 其它类型的口器: 四、作业:;三、内容及方法步??: 1.昆虫体躯的划分: 取蝗虫浸渍标本,观察其体躯,注意体外包被的外骨骼,体躯分为头、胸、腹三个体段,每体段分节的情况。观察头部触角、复眼、单眼、口器、头部分区;观察胸部足、翅;观察腹部听器、尾须、雌雄生殖器、气门等形态及其着生位置。对比其它针插标本各体段附肢的特征。;2.触角观察: 观察并区别触角的柄节、梗节、鞭节的构造,数一下节数。对比蝗虫、蝉等其它针插标本和盒装标本认识触角的类型及其变化。;3.足的观察: 观察蝗虫足的基节、转节、腿节、胫节、爪及爪垫的构造;观察各种昆虫足的变异类型,如蝗虫的前足(步行足)、蝗虫的后足(跳跃足)、蜜蜂的后足(携粉足)等的特征。;4.翅的观察: 取蝶或蛾的前翅,观察翅的基本构造及分区,找出翅的前缘、外缘、后缘、基角(肩角)、顶角、臀角、臀前区(翅主区)、臀区、轭区等。对比其它昆虫翅的变异类型,如蝗虫前翅、后翅,蝽蟓的前翅,蝇的后翅等。 ;5.昆虫口器的观察: 咀嚼式口器:用镊子取下蝗虫头部,再将口器的各个部分分别取下置于载玻片上,结合教材中咀嚼式口器构造,认识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和舌的基本构造及取食功用。;刺吸式口器:用镊子取下斑衣蜡蝉的头部置于载玻片上,先观察针状的口器、再用拔针或昆虫针压、拔,分离口器,观察认识喙管、上唇、下唇及埋藏在管内的两对口针、上颚针、下颚针。 ;虹吸式口器:取菜粉蝶或粘虫成虫针插标本,从头部的侧片观察由下颚变成的螺旋状卷曲的喙管,内部形成一个细长的食物管道、靠虹吸作用吸食液体食料,上颚退化,有下唇须。 ; 另外还可观察蜂类的咀吸式、蝇类的舐吸式、蓟马的锉吸式、蝇类幼虫的口钩等多种口器类型。了解昆虫口器类型构造,在识别害状特征与害虫防治方法上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昆虫的变态类型: 完全变态:取蜜蜂和三化螟盒装标本,观察幼虫各龄期特征,蛹期、成虫期特征,对比幼虫和成虫形态、口器、复眼单眼、触角、翅、足的区别。从上观察到完全变态幼虫与成虫形态迥然不同,幼虫无复眼、无翅,除有胸足外还有腹足。 不完全变态:取蝼蛄盒装标本,观察若虫各令期与成虫特征,若虫与成虫基本相似,若虫体型小只有翅芽,成虫体大型有发达的翅,而且无蛹期。;7.卵的类型: 取盒装标本、观察各种昆虫卵粒形状、大小、排列方式、有无保护物等。 ;8.幼虫类型: 无足型:蝇幼虫,无胸足无腹足。 寡足型:金龟子幼虫,只有三对胸足,无腹足。 多足型:菜粉蝶幼虫,有三对胸足,有数对腹足。 ;9.蛹的类型: 被蛹:观察蝶蛹或蛾蛹特征。体外有一层包被,可见头部的复眼、触角,胸部可见斜伸向腹面的翅、足,但均不能自由活动。 裸蛹:观察金龟甲蛹的特征。头、胸、腹各体段明显可见,附肢如翅、足、触角等构造可以自由活动。 围蛹:取蝇蛹观察其特征。蛹体被一层坚硬的蛹壳包围,内部为一与蛹壳分离的裸蛹。;10.昆虫的性二型及多型现象: 性二型:观察小地老虎成虫雌、雄触角的区别。雌虫丝状,雄虫基部二分之一双栉齿状。 多型现象:取异色瓢虫雌、雄标本,观察雌、雄鞘翅上各自色斑的变化。 ;四、作业: 绘制蝗虫外部形态图、表示昆虫外部形态基本构造。 绘制某一种昆虫的触角和足的形态结构图。 列表比较椰心叶甲、蝇、菜粉蝶的幼虫和蛹的特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