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沙路基技术交底.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建靖边至神木集运铁路JSTJ-07标段技术交底记录表 单位工程名称DK117+200-DK120+009.42路基工程交底项目C组料填筑交 底 人审 批 人交底人所属部门技术科接 受 交 底 人交底日期年 月 日接受交底单位路基二队交 底 内 容1、作业准备1.1.内业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编制应急预案。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点和关键部位控制重点,对参加人员进行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外部技术数据收集。修建生活房屋、临时生活场所,配齐生活、办公设施。3、技术要求3.1.填料要符合设计规范要求。3.2.应分层填筑,并碾压至规定的压实标准。4、施工程序及工艺流程4.1.施工程序沿线路纵向把相邻区段划分为“填筑区、平整区、碾压区、检测区”四个循环作业区,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或凉晒→机械碾压→检验签证→面层整修。其中,机械碾压尤为关键。采用砂层上铺一层粘土,再用平板压路机高频碾压。4.2.工艺流程路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图路基填筑准备阶段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填筑区段平整区段碾压区段检测区段施工准备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基整修 碾压流程图 路基填筑施工流程图施工准备清除地表取路基填筑材料分层填筑平整碾压成型植被种植路基整形整修砌筑边坡填前碾压测量放线开挖临时排水沟,筑挡水埝地基土工试验借土(含水量试验)调整含水量密实度试验自检测量全面施工阶段利用方(含水量试验)5、施工要求5.1.风沙地区施工宜在风速较小或有雨季分段集中施工,并在大风来临前配套完成。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保护路线两侧防护范围内原有的地表植被和硬壳。当施工使其受损时,应按设计要求设置覆盖防护。风沙地区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5.1.1.路堤应随供土、随摊铺、随压实,每次施工的未完部分,应结合气象、风沙流情况作必要的临时防护。5.1.2.弃土堆、取土坑应设在背风的一侧,其距路堑、路堤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其设有防护时,应于取、弃土后随即施工。5.1.3.路肩和边坡的防护层,应随路基填筑、开挖一次做完。5.1.4.固沙、阻沙设施应随路基主体工程及时配套完成。5.2.风沙路基施工注意事项施工前对工点地形和地质进行施工复查核对工作,如与设计图不符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路基施工前整平施工场地,清除含有植物根系的表层土。地面横坡陡于1:5-1:2.5时,原地面挖台阶,挖台阶应自上而下进行。沿线路横向挖台阶的宽度和高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沿线路纵向台阶宽度应不小于2m,高度同填筑层。当斜坡为砂类土时,可以不挖台阶,将表层土翻松。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先清除覆盖层再挖台阶。当覆盖层较厚且稳定时,可予保留,在原地面挖台阶后填筑路堤。当地基表层为松散土层,其天然密实度小于《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要求时,将原地面碾压至要求的标准。路堤本体各部分均分层填筑,并压实到《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规定的压实标准。压实层的填铺厚度与压实遍数应通过试验合理确定,严禁倾填施工。路堤填料种类、质量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规程要求。基床表层填筑A组土(砂类土除外,填料的颗粒粒径不大于150mm),基床底层填筑B组土(粉砂、细砂除外,基床底层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200mm,或摊铺厚度的2/3);基床底层以下填筑C组土,填料的最大粒径不大于300mm或摊铺厚度的2/3。基床底层的顶部和基床以下填料部位的顶部应设4%的人字排水坡。使用不同性质的填料填筑路堤时,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当渗水土填在非渗水土上时,非渗水土层顶面向两侧设4%的人字排水坡;当上下两层填料的颗粒大小相差悬殊时,在分界面上铺设厚度不小于30cm的垫层。路基防护安排在适宜时间施工并及时完成,使之起到防护作用。各种防护在稳定的坡脚和坡体上施工。对防护的坡体表面先进行检查处理,保证防护设施能与土石坡面密贴结合。路基施工严格按有关规范、规定和《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和验收标准》执行。6、质量控制措施及检验6.1.路堤填筑前准备6.1.1.施工前,应做好土石方的调配方案。取土场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地段总的土石方调配计划,并结合路基排水和当地土地利用、环保规划进行布置,不得任意挖取。6.1.2.施工前应进行现场填筑压实工艺试验,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压实机械宜选用重型振动压路机。9.1.3.试验段位置应选择在地质条件、断面形式均具有代表性的地段,长度不宜小于50m。9.2.基床以下路堤填筑9.2.1.基床以下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