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基础知识与其答题技巧.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经典文档 下载后可编辑复制
PAGE
语文基础知识与答题技巧
一、语文基础知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
1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抓住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的相似点,用一事物来喻另一事物。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方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化冗长为简洁。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最常用的还是生动形象。
如:窄窄的木板,是一支飞鸣的利箭。
小小的三角帆,是一支彩色的大翅膀。
2借代: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作用:能起到突出形象,使之具体、生动的效果。
如:你们是初升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3夸张: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作用:烘托气氛,增强联想,给人启示。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对偶: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作用: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如:四十年别井离乡,雁沓鱼沉;五百个月缺月圆,梦萦魂牵。
5排比: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作用:可增强语言的气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如:人生旅途中有多少携手相伴的朋友,多少次肝胆相照,多少次投桃报李,又有多少美丽温暖的回忆漫漫长路,总有朝夕相处的亲人,多少叮咛,多少呵护,多少孝心,多少无私。
6设问:无疑而问。往往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要确定答案。
作用:引起读者思考。用在标题上,能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更好地体现文章的中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如:白色的花含有什么色素呢?白色的花什么色素也没有。
7 反问:反问的特点也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句末一般打问号,有的也打感叹号。
作用:以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起强调作用。
如:历史上没有一个反人民的势力不被人民毁灭的!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面前倒下去了吗?
8拟人:使事物人格化,使语言富有神采。
9反复:由二个相同的词语或句式构成反复,主要起强调作用。
答题模式:(1)点明何种表现手法 (2)表现了什么内容(3)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如:此句运用了××××,从而生动形象表现了××××,表达了××××。
注:修辞手法非常多,这里仅阐述常见修辞。
三、特殊标点符号的作用:
破折号的作用主要有:
1、表示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有括号的作用;
2、表示意思的递进;
3、表示意思的转折;
4、表示话题或语气的转变;
5、声音的延续等。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
1.表示引用;
2.表示特定称谓;
3.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
4.表示反语、否定或讽刺。
省略号的作用主要有三种:
1.表示文中的省略部分;
2.表示话语中没有说完的部分;
3.表示断断续续中话语的停顿。
三、人物描写的方法:
1、肖像(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活动描写;
2、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
四、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
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五、常见情感:
迷恋、忧愁、思乡、怀念、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迷茫、失落、恬淡、闲适、欢乐、愉悦、仰慕、激愤、愤懑、坚守节操、壮志难酬、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等。
二、常见现代文题型
为了更好的解读基础知识如何应用到答题过程中,现将基础知识和答题技巧融合讲解。
一、文章段落语句的主要作用有:(必须从内容、结构两个方面来进行做答)
1、结构上:总起全文、承接上文、引起下文、承上启下(过渡)、照应前文(开头)、首尾呼应、打下伏笔、作铺垫、前后照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2、内容上:渲染气氛、开篇点题、抒发情感、点明中心、揭示主旨、深化主题、画龙点睛。
3、写法上:气氛渲染 、托物言志、以小见大、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