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档案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1.docx
?一、总则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档案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公司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及实施细则。
(二)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总部及所属各部门、分公司、子公司的档案管理工作。
(三)档案定义
本办法所称档案是指公司在各项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对公司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
(四)管理原则
1.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公司档案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确保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
2.维护档案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密性原则。
3.便于利用原则。档案管理应便于公司各部门和人员对档案的查阅和利用。
二、档案管理机构及职责
(一)档案管理部门
公司设立综合档案室,负责公司档案的集中统一管理。
(二)档案管理部门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制定公司档案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负责接收、收集、整理、保管公司各类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3.对公司各部门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和检查,开展档案业务培训。
4.负责档案的鉴定、销毁工作,定期对档案进行清理。
5.编制档案检索工具,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为公司各项工作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三)各部门兼职档案员职责
1.负责本部门档案的收集、整理、立卷和归档工作,确保档案的齐全、完整。
2.按照档案管理部门的要求,定期将本部门档案移交综合档案室。
3.协助档案管理部门开展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档案资料。
三、档案的分类与编号
(一)档案分类
公司档案分为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类、财务审计类、人事劳资类、党群工作类等六大类。每大类下再根据档案内容的具体性质细分若干二级类目。
1.行政管理类:包括公司文件、会议记录、工作计划与总结、规章制度、证照、印章管理等方面的档案。
2.经营管理类:涵盖市场营销、合同管理、客户资料、招投标文件等档案。
3.生产技术类:有产品研发、生产工艺、设备管理、质量控制等相关档案。
4.财务审计类:包含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审计报告等档案。
5.人事劳资类:涉及员工招聘、培训、考核、薪酬福利、劳动合同等档案。
6.党群工作类:包括党组织建设、工会工作、共青团工作等方面的档案。
(二)档案编号
档案编号采用大类代码+二级类目代码+年度+顺序号的结构。例如,行政管理类下的公司文件编号为XZ-01-20XX-001,其中XZ代表行政管理类,01代表公司文件二级类目,20XX表示年份,001为顺序号。编号应确保唯一性,便于档案的识别与查找。
四、档案的收集与整理
(一)收集范围
1.公司各部门在工作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资料、图表、声像等材料。
2.公司对外签订的各类合同、协议、意向书等。
3.公司员工个人在工作中形成的重要业务资料。
4.公司参加各类会议带回的文件、材料。
5.公司获得的荣誉证书、奖杯、奖牌等实物及相关资料。
(二)收集要求
1.各部门应指定专人负责档案收集工作,确保档案及时、完整地收集。
2.收集的档案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格式规范,签字盖章齐全。
3.对于电子文件,应确保其存储格式的通用性和可读性,并进行定期备份。
(三)整理原则
档案整理应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保持文件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分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四)整理方法
1.按照档案分类方案,对收集到的档案进行分类。
2.对每一类档案进行装订、编页、编目,确保档案的整齐、规范。
3.编制档案目录,包括档号、题名、日期、保管期限等信息,以便快速检索。
五、档案的归档与移交
(一)归档期限
1.各部门形成的档案应在次年上半年整理完毕并向综合档案室归档。
2.重大项目、重要活动等档案应在项目结束或活动完成后一个月内归档。
(二)归档要求
1.归档的档案应经过整理,符合档案整理规范要求。
2.填写《档案移交清单》,详细记录档案的名称、数量、移交时间等信息,双方签字确认。
(三)移交手续
1.各部门兼职档案员将整理好的档案及《档案移交清单》一并送交综合档案室。
2.综合档案室对接收的档案进行核对、清点,如发现问题及时与移交部门沟通解决。
六、档案的保管
(一)保管条件
1.综合档案室应具备防火、防潮、防虫、防盗、防光、防尘、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