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测定叶绿素a、b含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验四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
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
刘家富 05生科(一)
一、实 验 原 理
1.脂溶性叶绿体色素提取:
可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
2.分离:
(1)叶绿体色素的分离<纸层析法>
因吸附剂对不同物质的吸附力不同,当用适当的溶剂推动时,混合物中各种成分在两相(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所以移动速度不同,经过一定时间后,可将各种色素分开。
纸层析是以滤纸纤维为固定相,而以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由于样品中各物质有不同的分配系数,移动速度因此而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2)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的分离皂化反应
叶绿素是一种二羧酸——叶绿酸与甲醇和叶绿醇形成的复杂酯,故可与碱起皂化反应而生成醇与叶绿酸的盐,产生的盐能溶于水中,可用此法将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分开。
3.叶绿素a、b含量的测定:
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某有色溶液的吸光度A与其溶液浓度c和液层厚度L成正比,即:A=φCL(φ为吸光系数)因此,根据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对可见光谱的吸收,利用分光光度计在某一特定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用公式即可计算出提取液中各色素含量。
测定663nm和645nm两个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度A,并根据叶绿素a、b在对应波长下的吸光系数即可求出叶绿素a、b含量。其校正过的公式为:
Ca=12.7A663-2.69A645 Ca:叶绿素a浓度,mg/L
Cb=22.9A645-4.68A663 Cb:叶绿素b浓度,mg/L
CT=Ca + Cb CT:叶绿素总浓度,mg/L
二、仪 器 药 品
剪刀、漏斗、烧杯、分光光度计、分液漏斗、铁架台、移液管、吸耳球、试管、毛细管、平底大试管、石英砂、碳酸钙、丙酮、乙醚、四氯化碳、无水硫酸钠、30%KOH-甲醇溶液、天平、研钵、滤纸
三、操 作 步 骤
1.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取去中脉叶片(2g左右),剪碎后加入少量石英砂、碳酸钙、纯丙酮5ml后放入研钵研磨成匀浆成深绿色提取液,之后用漏斗过滤。
2.叶绿体色素的分离(纸层析法)
⑴制备:
长条滤纸(宽2*20cm),将其一端剪去两侧,中间留一0.5*1.5cm的窄条。
⑵点样:
用毛细滴管吸取叶绿素溶液在窄条的上方点样(少量多次), 在平底试管中加推动剂3-5mL(四氯化碳+少量无水硫酸钠),把长条滤纸一端挂在橡胶塞下的大头针上,调节长度使纸条下端的窄条浸入推动剂中,注意色素点不可浸入。
⑶观察:
等到推动剂扩散至滤纸条上沿约2cm时,取出滤纸,铅笔标明推动剂边缘,观察分离后色素带的分布。
3.叶绿素的理化性质
⑴荧光现象观察
取上述色素丙酮提取液少许于试管中,观察在反射光和透射光一侧提取液的颜色有无不同。
⑵铜代反应
取上述色素丙酮提取液少许于试管中,逐滴加入浓盐酸,直至溶液出现褐绿色;此时再加入醋酸铜晶体少许,慢慢加热溶液。
仔细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解释原因。
4.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分离(皂化作用
取色素提取液(约10ml)放入加了10ml乙醚分液漏斗中,再加入20ml蒸馏水摇动。静置一会,溶液分两层,上层为色素+乙醚(用蒸馏水冲洗1~2次),下层为丙酮+水(弃去)。然后再加入5ml 30%KOH甲醇溶液用力摇动静置10分钟后加入5ml蒸馏水摇动静置分离,溶液分为两层。
5.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
⑴称取新鲜叶片(避开叶脉)0.5g,加纯丙酮3ml和少许碳酸钙、石英沙研磨成匀浆,转入离心管,用适量80%丙酮洗涤研钵,一并转入离心管,离心后弃沉淀,上清液用80%丙酮定容至10ml。
⑵取上述色素提取液1ml,加80%丙酮4ml,混匀后转入比色皿,以80%丙酮为参比,分别测定663nm、645nm处的光密度值。
6.照公式计算色素提取液中叶绿素a/b以及a+b的浓度;再根据稀释倍数分别计算每克鲜重叶片中色素的含量。
波长 吸光度 645nm A645=? 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