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细节灵动 情感生动——《任务三:记叙与动物的相处》说课稿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docx

发布:2025-03-04约2.8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细节灵动情感生动——《任务三:记叙与动物的相处》说课稿七年级语文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统编版2024)

一、设计思路

本课以《任务三:记叙与动物的相处》为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主题。通过分析课本中的经典案例,引导学生关注细节,体会情感,提高记叙文写作能力。课堂设计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提升观察和感悟生活的能力。通过学习动物与人的相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审美情趣。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理解记叙文中动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以及这些手法如何体现动物的个性和情感。

②学会分析记叙文中的细节描写,特别是对动物行为的描写,如何通过细节展现动物的可爱、机智或悲惨等特质。

②通过对动物与人类相处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形成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念。

2.教学难点,

①指导学生如何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将其巧妙地融入自己的写作中,使文章生动有趣。

②帮助学生理解情感表达在记叙文中的作用,如何通过情感共鸣引发读者的同理心和思考。

③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去观察和描述动物与人的相处,培养独特的视角和思维。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笔记本电脑、投影仪、实物教具(如动物模型、图片等)。

课程平台:学校网络教学平台、班级微信群、在线教育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动物与人类相处的故事视频、相关文学作品电子版、在线互动问答系统。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写作练习、课堂展示。

五、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5分钟)

1.播放一段关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视频,引发学生思考。

2.提问:视频中展现了哪些动物?它们是如何与人类相处的?

3.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说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很重要?

讲授新课(15分钟)

1.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和特点,强调记叙文中动物形象的塑造。

用时:3分钟

2.通过分析课本中的例文,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动物的个性。

用时:5分钟

3.介绍几种常见的动物描写手法,如对比、拟人等。

用时:3分钟

4.讨论人与动物相处的故事,分析其中的情感表达和生态伦理观念。

用时:4分钟

巩固练习(10分钟)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中的相关段落,找出并分析动物描写的细节。

用时:5分钟

2.小组讨论:如何将这些细节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用时:5分钟

课堂提问(5分钟)

1.提问:你们认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有哪些具体体现?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师生互动环节(10分钟)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一组扮演动物,一组扮演人类,模拟人与动物相处的场景。

用时:5分钟

2.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并指导。

用时:5分钟

创新教学环节(5分钟)

1.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课本中的例子,你们还知道哪些关于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故事?

2.学生分享,教师点评并拓展知识面。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以“我与动物的相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3.强调写作时要注意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

教学时间总计:45分钟

六、知识点梳理

1.记叙文的基本结构:记叙文通常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四个要素。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清晰、连贯地组织这些要素来讲述故事。

2.动物形象的塑造手法:

-直接描写:通过具体的动作、外貌、声音等描写来表现动物的特点。

-间接描写:通过人物的感受、环境的渲染等方式来间接展现动物的形象。

3.细节描写的重要性:

-细节描写能使文章更加生动,让读者感受到动物的真实性。

-细节描写有助于表现动物的个性,增强故事的情感表达。

4.常见的动物描写手法:

-对比:通过动物与人类或其他动物的对比,突出其特点。

-拟人:赋予动物人类的情感和行为,使描写更具感染力。

5.情感表达与生态伦理观念:

-记叙文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通过情感共鸣引发读者的同理心和思考。

-生态伦理观念的体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6.创作指导:

-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学会捕捉和运用细节描写。

-创造性地运用描写手法,展现动物的独特魅力。

-在写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7.写作练习与展示:

-以“我与动物的相处”为题,进行写作练习。

-通过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8.教学评价: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维发展,鼓励创新和个性化表达。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