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实施电子信息化中的困难.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国有大中型企业在实施电子信息化中的困难
【论文关键词】:国有企业; 电子信息; 障碍 【论文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的不断加快和信息通讯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电子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逐渐渗透进并影响着国有大中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文章阐述了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做出正确决策以求得相应的发展,必须克服存在的障碍,充分实施电子信息化战略。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的改革方向,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几年来,我国已有2000多家企业进行了改制的试点。其中,87.8%的企业变成了不同形式的公司。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企业约占46%,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的企业则占38.8%。企业通过改制明确了产权关系,增强了活力和效益。 改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尽快走出困境,求得生存、发展的重要措施。然而,影响国有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因素很多,在解决好体制因素的同时,还需解决其他各种制约因素。其中,管理信息化就是改制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求生存发展的战略选择。 所谓电子信息化,就是指在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管理活动的主要环节,如调研、促销、战略决策等,采用电子信息技术,开发和利用企业发展所需的信息资源特别是关于国内、国际市场及其变化的信息资源,在国内与国际市场环境中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达到企业在全球竞争中赢得和保持优势的目的。 国有企业改制以后,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一样,要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要独立根据时常需求及其变化,来决定或调整自己的经营活动,来进行产、供销等重大经营决策,面临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的竞争。因此,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以后,能否获取与本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关的、可靠的、全面系统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技术信息、竞争对手等信息,及时开发战略信息(即企业的战略决策层所需要的与发展对策有关的综合信息)资源已成为影响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现代企业??任何科学经营决策都必须以信息为前提和基础,科学经营决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和取舍的过程,另一方面现代激烈的市场竞争实质上就是信息的竞争,谁及时获取信息,占领了信息的制高点,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很显然,改制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适应国内、国际市场环境的频繁变化而做出正确决策以求得应有的发展,必须采用电子信息化战略。 然而,实现电子信息战略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大量的人、财、物资源,受制于多种因素。就目前情况而言,我国改制企业实现电子信息化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管理者信息意识淡薄,观念陈旧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的决策者,一方面拥有企业实现电子信息化的人权、财权和指挥权,他们能够决定投资、高速机构、人才引进、确定电子信息化的水平等;另一方面他们的言行往往直接影响广大员工的思想和行为。因此,他们信息意识的强弱,对电子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程度直接影响企业电子信息化的实现。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和束缚,加之一些管理者自身素质比较低,所以,目前我国不少改制企业的管理者的信息意识比较低,对电子信息重要性还认识不足,不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不关心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就人为地阻碍了企业电子化战略的实现。可见,提高管理者的信息意识以及对电子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已是当务之急。 2. 投入少,资金严重不足 改制企业初稿电子信息化战略必须要有一定的资金作保证。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的研制需要资金,企业要建立企业网,需要购买计算机,通信设备,需要很大一笔资金,企业培养信息技术人员也需要资金。工业发达的国家为了鼓励企业电子信息化,常常把企业销售额的3-5%用于企业电子信息化。 而我国企业多数没有用于电子信息化的经费,少数有的企业也只占销售额的1%。企业电子信息化投入较小,主要是因为目前我国企业电子信息化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自身,我国企业盈利水平较低,国有企业有三分之一亏损,企业缺少自有资金,更难积累资金,因而在企业电子信息化方面安排较大投入,由于资金短缺,使企业电子信息化投入严重不足,致使企业信息机构无力购买一些现代先进技术设备,信息的收集,加工,存储,传递,控制仍以传统的手工方式为主,开发信息资源的能力较差,信息污染严重,服务水平较低。 3. 信息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信息技术专业人才是改制企业实现电子信息化战略的基础,没有信息技术专业人才,企业电子信息化战略的实施只能是一句空话。长期以来,我国部分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忽视了人才开发和智力投资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适应电子信息化的要求,严重制约了企业电子信息化的实施。目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