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人物评析与文学价值探讨.doc
红楼梦人物评析与文学价值探讨
TOC\o1-2\h\u9277第一章《红楼梦》的背景与文学地位 1
28032第二章《红楼梦》的主要人物群像 1
4713第三章贾宝玉:叛逆与纯真的复杂灵魂 2
25031第四章林黛玉:多愁善感背后的独特魅力 2
14546第五章薛宝钗:理智与圆滑的争议形象 3
9714第六章《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之情节架构 3
700第七章《红楼梦》的文学价值之语言艺术 3
第一章《红楼梦》的背景与文学地位
《红楼梦》诞生于清朝,那是一个封建礼教森严、社会阶层分化明显的时代。这部作品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贵族的奢华生活到普通百姓的困苦,从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到人性的挣扎与反抗。在文学史上,《红楼梦》有着极高的地位。它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就像鲁迅先生说的:“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它的叙事结构宏大而复杂,人物众多且性格鲜明,不再是简单的善恶分明的人物塑造,而是展现了人性的多面性。它的主题深刻,不仅仅是爱情悲剧,更包含着对家族兴衰、社会制度、人性等多方面的深入探讨。而且,它在描写贵族生活的同时也穿插着对民间文化、风俗的细致描绘,像元妃省亲时的盛大场面,从礼仪到建筑装饰,再到人物的服饰、对话,都体现了当时的文化特色,这使得它成为研究清朝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
第二章《红楼梦》的主要人物群像
《红楼梦》里的人物众多,就像一个庞大的人物画廊。从主子到仆人,从老人到小孩,每个角色都有着独特的性格和命运。先说说贾母,她是贾府的最高权威,在家族中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她经历了贾府的兴盛,享受着荣华富贵,在她身上既有贵族老太太的雍容华贵,又有对晚辈的慈爱。例如在贾府的家宴上,她总是坐在最尊贵的位置,指挥着一切,享受着子孙绕膝的欢乐。还有王熙凤,她精明能干,管理着贾府上下大小事务。“嘴甜心苦,两面三刀”是对她很贴切的形容。她在协理宁国府时,把自己的管理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将混乱的宁国府治理得井井有条。可她又自私自利,为了钱财不择手段,放高利贷,弄权铁槛寺。再看那些丫鬟们,晴雯性格直爽,敢爱敢恨。她心灵手巧,补雀金裘那一段,足以显示她的聪慧和对宝玉的忠诚。而袭人则比较温顺,善于照顾人,她一心想做宝玉的妾室,在很多事情上都为宝玉着想,但也有她世故圆滑的一面。这些不同的人物形象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红楼梦》丰富多彩的人物群像。
第三章贾宝玉:叛逆与纯真的复杂灵魂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非常独特的一个人物。他出生在富贵的贾府,本应是遵循封建礼教,读书考取功名的公子哥。但他却有着叛逆的一面。他对封建科举制度十分厌恶,认为那些追求功名的人都是“禄蠹”。他不想走仕途经济的道路,这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是非常离经叛道的。例如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他对湘云劝他读书考取功名的话十分反感,说:“姑娘请别的姊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他的纯真也体现在很多方面。他对女性充满了尊重和喜爱,认为“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他对待身边的丫鬟们也是平等的态度,像对待晴雯,他欣赏她的美貌和伶俐,当晴雯生气撕扇子的时候,他不仅不生气,还笑着说:“撕得好,再撕响些!”这种叛逆与纯真在他身上和谐地共存,构成了他复杂的灵魂。他在封建礼教的重重包围下,努力坚守着自己的内心世界,他的这种挣扎和反抗,使他成为一个极具魅力的文学形象。
第四章林黛玉:多愁善感背后的独特魅力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令人难忘的女性角色之一。她的多愁善感是出了名的。这多愁善感源于她的身世和性格。她自幼父母双亡,寄人篱下,这种孤独感和不安全感始终笼罩着她。在贾府这个大家庭里,她虽然得到贾母的疼爱,但还是小心翼翼。她看到落花都会落泪,觉得“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不仅仅是对落花的怜惜,更是对自己命运的一种哀叹。她的这种多愁善感并没有让她显得软弱无力,反而有着独特的魅力。她才华横溢,在诗社中常常是出口成章。像在《咏白海棠》中,她写道:“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她的诗清新脱俗,充满了灵性。她对待爱情也是真挚而热烈的。她和贾宝玉之间的爱情纯真而美好,但是又充满了无奈。她因为爱得深,所以更加敏感。她会因为宝玉对其他女孩子的一点好就吃醋生气,可这也正是她在爱情中真诚的表现。她的性格如同那带刺的玫瑰,美丽却又让人难以捉摸,这种独特的性格魅力使她成为文学史上不朽的女性形象。
第五章薛宝钗:理智与圆滑的争议形象
薛宝钗在《红楼梦》里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她非常理智,在处理各种事情的时候总是冷静沉着。她深知封建礼教的规范,并严格遵守。在对待金钏儿投井这件事上,她表现出了超乎常人的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