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标准.doc

发布:2017-02-27约1.7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教育专业导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小学教育专业导论”是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小学教育的学科历史,学科性质、特点及发展趋势;认识小学教育专业的研究方向;懂得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熟悉本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明确本专业的学习方向;引导学习者关注现在的专业学习与将来就业的关系;明白专业课程的教学是师生的共同紧密合作等。 本课程作为小学教育专业教学的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引导性与指导性。教学此门课程使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及其教学有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打好基础。 二、课程目标 知道“小学教育专业导论”课程的性质、地位、独立价值、研究范围、进展和未来方向,解开初学者对本专业认识的谜团,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及热情。 理解与掌握“小学教育专业导论”课程的主要观点和教学思路及其目标意义并能扩展到其他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去。 学会运用本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原理观点到社会实践及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去分析、解决问题,养成了解、研究教育教学问题的兴趣和习惯。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这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这四个层次的一般涵义表述如下: 知道——是指对这门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知。 理解——是指对这门学科涉及到的概念、原理、策略与技术的说明和解释,能提示所涉及到的教学现象演变过程的特征、形成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掌握——是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概念和原理说明、解释、类推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学会——是指能模仿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完成某些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操作任务,或能识别操作中的一般差错。 表中的“√”号表示教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要求层次。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知道 理解 掌握 学会 序言 一.本课程教学的目的意义.内容.计划.方法 二.本课程教学的具体要求 √ √ 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知道 理解 掌握 学会 第 二.教育学院简介 √ √ 第教育 一.小学教育学科的历史 二.小学教育学科的性质、特点 √ √ 三.小学教育学科的发展趋势 四.小学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 √ √ 第 √ 二.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三.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 √ √ 第 √ √ 四、课程实施 (一)课时安排与教学建议 (总课时16节) 主要内容 课时建议 教与学的方法建议 序言 2 1.以课堂讲授为主要形式; 2.适当采用课堂讨论、学生学习小组交流; 3.案例教学等。 第 2 第教育 4 第 4 第 4 (二)教学组织形式与教学方法要求 1.班级授课制是目前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本课程以多种组织方式灵活组合,尽量减轻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疲劳。 2.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组织学生自我经验叙述、讨论、问题教学、阅读指导等,借用多媒体的声像呈示,提供给学生有关实录,或者是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总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积极性。 3.评价教学方法要以实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为依据,教学方法应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自己的教育信念。鼓励有所创新并取得实效的教学方法。 五、教材选用 教材:暂缺 主要教学参考资料: 1.教育学院的年鉴 2.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3.其他有关本专业的材料 六、课程评价 1.评价依据是本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采用平时的教学交流——学习小组讨论研究、课堂内外作业等(60%)和课程结束考试(40%)相结合。 2.考试说明 ①考试时间:120分钟或以课外限时完成。 ②考试方式、分制与分数解释:采用笔试的方式,可以开卷的形式;以百分制评分;60分为及格,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③题型:以综合分析题和论述题为主。 ④样题示例 A. 综合分析题(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教育着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学会程度教育 3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