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吉利设计标准.doc

发布:2018-09-25约6.34千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前 言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技术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MR7180型乘用车技术条件 >500~1 000 +25 -10 +40 -10 +20 -10 >1 000~2 000 +30 -10 +45 -10 >2000~5 000 +40 -10 +55 -20 ±30 >5000 +50 -20 +75 -20 4.3 电线束中所有材料和零部件在无特殊规定时应分别符合下列要求。 4.3.1 电线的颜色应优先采用QC/T414的规定。 4.3.2 接头应符合QCn29010和QCn29013的规定。 4.3.3 插接器应分别符合QC/T417.1、QC/T417.3、QC/T417.4、QC/T417.5的规定。 4.3.4 电线应符合JB/T 8139的规定。铜编织线应分别符合JB/T6313.1、JB/T6313.2、JB/T6313.3的规定。 4.3.5 软聚氯乙烯管应符合GB/T 13527.2的规定 4.3.6橡胶制品材料应符合GB/T2196的规定。 4.3.7 聚氯乙烯压敏胶粘带应符合QB/T2423的规定。 4.4 端子与电线的连接应优先采用压接方法,连接应符合下列要求: 4.4.1 端子应分别压紧在导体和绝缘层上,导体不应压断,绝缘层不应压入导体压接部分,导线应略长于导体压接部位,但不得防碍插接。 4.4.2 绝缘层压接部位经不少于3个循环的弯折试验后,在导体压接部与绝缘层压接部之间仍可见绝缘层。 4.4.3 采用压接方式的端子与电线压接处的横断面应符合QC/T29106-2004的要求。 4.4.4 采用钎焊的方式时,不允许使用腐蚀性焊剂。焊点应光滑,不允许存在漏焊、未焊透、焊剂夹杂等缺陷。 4.4.5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 表2 拉力值 导线公称截面积,㎜2 拉力N 导体公称截面积㎜2 拉力N 0.50 50 6.00 450 0.75 80 10.00 500 1.00 100 16.00 1 500 1.50 150 25.00 1 900 2.50 200 35.00 2 200 4.00 270 ≥50.00~120.00 2700 接点或一个端子同时连接两根及两根以上导线时,选择截面较大的电线测量拉力。 4.4.6 采用刺破连接方法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4.4.6.1 电线端面应平整,并与电线的轴线相垂直。端面处导体与绝缘层应在同一平面上,在连接处电线应不弯曲。 4.4.6.2 端子与电线连接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0.35mm2电线拉力值应不小于50N。 4.4.7 端子与电线连接处的电压降应不大于表3的规定。 表3电压降 导线公称截面积 ㎜2 试验电流 A 电压降 mV 导线公称截面积 ㎜2 试验电流 A 电压降 mV 0.50 5 3 10.00 50 25 0.75 10 5 16.00 60 15 1.00 15 8 25.00 70 18 1.50 20 11 35.00 80 20 2.50 30 16 50.00 90 23 4.00 35 18 70.00 100 25 6.00 40 20 - - - 4.5 接点应符合下列要求: 4.5.1 采用压接方法时导体不应压断。 4.5.2 采用钎焊的方法时,不允许使用腐蚀性焊剂。焊点应光滑,不允许存在漏焊、未焊透、焊剂夹杂等缺陷。 4.5.3 采用无焊料焊接方法时焊接处表面不允许出现氧化、断丝、缺损和绝缘层熔化的现象。焊接与未焊接过的部位应呈圆弧状,且在导线绝缘层于焊接部位之间可见未焊接的导体端部。 4.5.4 接点应牢固,在规定的拉力下不应损伤和脱开,其拉力值应不小于表2的规定。采用无焊料焊接方法时撕裂力应不小于表4的规定 表4 撕裂力 导线公称截面积,㎜2 撕裂力,N 0.50 15 0.75 23 1.00 35 1.50 45 2.50 70 4.00 100 6.00 130 选择截面较小的电线测量撕裂力。 4.4.5 干区和湿区接点表面绝缘应良好,绝缘材料应靠紧在接点部位上,无位移和脱开现象。 4.4.6 湿区接点的绝缘处理部位经防水试验后绝缘电阻不小于100MΩ。 4.6 密封塞在压接时不应损伤。电线与密封塞之间、密封塞与护套之间不应有目视可见的间隙。 电线和密封塞压接与端子压接后在导体压接部位和绝缘层之间应可见密封塞和电线绝缘层的端部。 4.7 电线束包扎时,应紧密均匀,不应松散。采用保护管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