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 第一节 对外贸易的立法管理 一、外贸立法管理概述 1、概念 在对外贸易中借助法律规范的作用对进出口活动施加影响的一种手段。 2、特点 权威性、统一性、严肃性、规范性 二、对外贸易基本法 199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2004.7.1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修改的主要部分: (1)允许自然人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 (2)取消对货物和技术进出口经营权的审批,实行备案登记 (3)国家可以对部分货物进出口实行国营贸易管理 (4)对部分自由进出口货物实行进出口自动许可管理 (5)加强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6)加大对违法行为及侵犯行动的处罚力度 新《外贸法》主要内容: (1)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 (2)实行对外贸易经营备案登记 (3)货物与技术自由进出口制度 (4)发展国际服务贸易原则 (5)保护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 (6)维护对外贸易秩序 (7)实行对外贸易调查制度 (8)实行对外贸易救济措施 (9)实施对外贸易促进措施 (10)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三、对外贸易的其他法规 四、WTO对中国贸易立法的要求 1、法律的透明性,所说的透明性包括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方面 2、统一、公正、合理的法律实施 3、独立、客观、公正的司法审查 第二节 对外贸易的经济调节手段 一、对外贸易经济调控手段概述 1、概念 一国或地区政府通过汇率、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措施,间接影响和约束对外贸易活动的管理方式。 2、特点 通过市场机制起作用 间接性 非歧视性 非强制性 3、必要性 (1)经济调控手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外贸管理的主要手段 (2)运用经济手段调控对外贸易,是国际贸易通行规则的要求 二、汇率调节 1、1979—1984年,人民币从单一汇率到复汇率再到单一汇率的变迁 2、1985—1993年,我国采用了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 3、1994.1.1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 4、2005.7.21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人民币浮动汇率制度 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中国经济和对外贸易高速增长 巨额外汇储备 双顺差体制 通货膨胀压力 汇率调整新思路: 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以稳定国内经济为主,外贸为国内经济服务 汇率决定于外汇市场的供求 国际收支项目中只能是一个项目顺差 追求国内外经济双平衡 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前提: 贸易自由化 资本项目的管制解除 商业银行改革完成 蒙代尔主张: 降低外汇储备总量 人民币自由兑换 提高工人工资 打击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投机 二、税收调节 1、中国入世承诺关于关税减让承诺 关税的作用: (1)增加财政收入 (2)保护国内工农业生产 2005年以来进口轿车管理新方法: 实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办法》 采取进口汽车自动进口许可证办法 实行进口汽车落地完税制度 进口汽车的3C认证制度 环保达到欧Ⅲ排放标准 实施《构成整车特征的汽车零部件进口管理办法》 汽车服务贸易的有条件开放 提高汽车消费税 2、制定关税税率的基本原则 (1)对进口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必需的,制定低税率或免税 (2)原材料的进口税率,一般比半成品、成品低 (3)国内不能生产的机械设备,其进口税率比整机为低 (4)国内已能生产和非国计民生必需的物品制定较高的税率 (5)国内已能生产但需要保护的产品,制定较高的税率 (6)为鼓励出口,对于一般出口商品不征出口税 3、关税的计算 4、关税减免 5、出口退税 6、企业所得税 三、进出口信贷 四、启动出口保险政策 五、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 第三节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手段 一、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手段概述 1、概念: 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凭借行政组织权力,采取发布命令,制定指令性计划及实施措施,规定制度程序等形式,按照自上而下的组织系统对对外贸易经济活动进行直接调控的一种手段。 2、特点 (1)统一性 (2)速效性 (3)强制性 (4)纵向性 (5)规范性 3、必要性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是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必要手段之一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是实施经济手段的保障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可促进我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发展 对外贸易行政管理是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内在要求 4、外贸行政管理的具体手段 对外贸易经营登记管理 国营贸易管理 进出口许可证管理 进出口配额管理 进出口商品检验 原产地管理 海关管理 外汇管理 二、配额管理 1、出口配额管理 (1)出口被动配额管理 (2)出口主动配额管理 (3)计划配额管理 2、进口配额管理 3、我国入世后关于配额的相关承诺 2006年煤炭出口配额8000万吨,2007年开始对小麦、玉米、稻谷、大米、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