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造价-技术与计量(土建)-精讲班-第7讲:第一章第三节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一)(2014年新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节 常见工程地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一、特殊地基
原则:浅的挖除换土,深的打桩或水泥浆灌浆和连续墙,裂隙和碎软的水泥浆灌浆。护坡支护。 1、松散、软弱土层。 1、对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松散土层,如砂和砂砾石地层等,可挖除,也可采用固结灌浆、预制桩或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或沉井等加固;
2、对不满足抗渗要求的,可灌水泥浆或水泥黏土浆,或地下连续墙防渗;
3、对于影响边坡稳定的,可喷射混凝土或用土钉支护。
4、对不满足承载力的软弱土层,如淤泥及淤泥质土,浅层的挖除,深层的可以采用振冲等方法用砂、砂砾、碎石或块石等置换。 2、风化、破碎岩层。 1、风化一般在地基表层或破碎岩层有的较浅,可以挖除。
2、有的埋藏较深,如断层破碎带,可以用水泥浆灌浆加固或防渗;
3、影响边坡稳定的,可喷混凝土或挂网喷混凝土罩面,必要时配合注浆和锚杆加固。
4、裂隙发育岩层对于影响边坡稳定的,采用锚杆加固。
5、对结构面不利交汇切割和岩体软弱破碎的地下工程围岩,地下工程开挖后,要及时采用支撑、支护和衬砌。支撑多采用柱体、钢管排架、钢筋或型钢拱架,拱架的间距根据围岩破碎的程度决定。支护多采用土钉、锚杆、锚索和喷射混凝土等联合支护方式。衬砌多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也可采用钢板衬砌。 3、断层、泥化软弱夹层。 1、浅埋的尽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注水泥浆处理;
2、浅埋的泥化夹层,尽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一般不影响承载能力。
3、断层、泥化软弱夹层可能是基础或边坡的滑动控制面的,又不便清除回填的,根据埋深和厚度,可采用锚杆、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等进行抗滑处理。
4、滑坡发生往往与水有很大关系,渗水降低滑坡体尤其是滑动控制面的摩擦系数和粘聚力,要注重在滑坡体上方修筑截水设施,在滑坡体下方筑好排水设施。
5、防止滑坡,经过论证可以在滑坡体的上部刷方减重,未经论证不要扰动滑坡体。
6、在滑坡体坡脚采用挡土墙、抗滑桩等支挡措施。
7、采用固结灌浆等措施改善滑动面和滑坡体的抗滑性能。
8、当地下水发育影响到边坡或围岩稳定时,要及时采用洞、井、沟等措施导水、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4、岩溶与土洞。 1、可挖除洞内软弱充填物后回填石料或混凝土。
2、不方便挖填的,可采用长梁式、桁架式基础或大平板等方案跨越洞顶,也可对岩溶进行裂隙钻孔注浆,对土洞进行顶板打孔充砂、砂砾,或做桩基处理。
二`地下水的影响
1、地下水对土体和岩体的软化 尤其是地下水使结构面的粘结力降低和摩擦角减小,使结构面的抗剪强度降低,造成岩体的承载力和稳定性下降。 2、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软土地基沉降。 如果抽水井滤网和砂滤层的设计不合理或施工质量差,使周围地面土层很快产生不均匀沉降,造成地面建筑物和地下管线损坏。 3、动水压力产生流砂和潜蚀。 (1)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下列三种:轻微流砂;中等流砂;严重流砂。如果在沉井施工中产生严重流砂,那么沉井就突然下沉,无法用人力控制,以致沉 井发生倾斜,甚至发生重大事故。
(2)如果地下水渗流产生的动水压力小,土中细小颗粒被渗流携带而走。将在土层中形成管状空洞,这种现象称之为机械潜蚀。 4、地下水的浮托作用。 1、如果基础位于粉土、砂土、碎石土和节理裂隙发育的岩石地基上,则按地下水位100%计算浮托力;
2、如果基础位于节理裂隙不发育的岩石地基上,则按地下水位50%计算浮托力;
3、如果基础位于黏性土地基上,其浮托力较难确切地确定,应结合地区的实际经验考虑。 5.承压水对基坑的作用。 承压水头是否会冲毁基坑底部的黏性土层,通常用压力平衡概念进行验算:
黏性土的重度*基坑开挖后黏性土层的厚度=相对于含水层顶板的承压水头值*地下水的重度
基坑底部黏性土层的厚度必须满足下式:
基坑开挖后黏性土层的厚度[地下水的重度*相对于含水层顶板的承压水头值/黏性土的重度]*K
式中 K—一安全系数,一般取1.5~2.O,主要视基坑底部黏性土层的裂隙发育程度及坑底面积大小而定。
不满足上式的则必须用深井抽汲承压含水层中的地下水,使其承压水头下降。 6.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的腐蚀。 混凝土和钢筋都会受到地下水的腐蚀,造成结构破坏。
2009考题6.下列关于地下水影响边坡稳定性,叙述错误的是()。
A.地下水改变岩体的构造
B.地下水对岩体会产生浮力
C.地下水使岩石软化或溶蚀
D.在寒冷地区,地下水渗入裂隙结冰膨胀
答案:A
分析:地下水对建设工 程可能造成 的影响:
(1)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软土地基沉降。
(2)动水压力产生流砂和潜蚀。当地下渗流动水压力不足以导致流砂,也可能导致潜蚀。
(3)地下水的浮托作用。浮托力减少地基对基础底面的正压力,即减小对基础滑动的抗滑力,严重影响基础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