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讲 前言及第一章工程地质(一)(2011年新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学习方法
1. 学习态度: 勤能补拙。
2. 读书方式: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掌握重点,主次分明;
3. 日常练习:做练习时,出现错误要分析其原因;适度做题,亲自做题。
4. 实战模拟:结合近几年的考试真题,掌握重点;
5. 模拟考试进度,注意限时做题。
6、 复习要把握中重点。注意考试规律:强者恒强,考题技巧。
7、抓紧一切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可以看看“袁腾飞”网上讲课,不要看连续剧。
8、做好学习计划,要具体可行。例如,**天内浏览完某本书、每天看**页教材内容等。要坚持做完,不能“明日复明日”。
教材内容:
第一章 工程地质
考试大纲
1、熟悉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2、了解地质岩性和地质构造。
3、掌握岩体特征,地下水特征及对建筑物的影响。
第一节 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本节重点:
注意对建设工程的影响,尤其是工程造价的影响
具体内容:
建设工程要求地基及其一定 区域的地层有一定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抗渗性。
一、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选址的影响
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选址的影响,主要是各种地质缺陷对工程安全和工程技术经济的影响。
1、一般中小型建设工程的选址
一定范围内考虑地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形成的地质问题对工程的影响。
2、大型建设工程的选址
还要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形成的整体滑坡,地下水的性质、状态和活动对地基的危害。
3、特殊重要的工业、能源、国防、科技和教育等方面新建项目的工程选址
要高度重视地区的地震烈度,尽量避免在高烈度地区建设。
4、地下工程的选址
工程地质的影响要考虑区域稳定性的问题。注意区域性深大断裂交 汇、近期活动断层和现代构造运动较为强烈的地段。注意避免工程走向与岩层走向交角太小甚至近乎平行的地质构造。
5、道路选线
道路选线尽量避开断层裂谷边坡,尤其是不稳定边坡;避开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的顺向坡,尤其是岩层倾角小于坡面倾角的顺向坡;
避免路线与主要裂隙发育方向平行,尤其是裂隙倾向与边坡倾向一致的;避免经过大型滑坡体、不稳定岩堆和泥石流地段及其下方
【2010】1.道路选线难以避开地质缺陷,但尽可能使路线( )
A.处于顺风坡上方
B.处于顺风坡下方
C.与岩层走向接近正交
D.与岩层走向接近平行
解析:A\B显然是不对的。只剩下CD,二选一,正交影响范围小,平行影响范围大。
二、工程地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工程地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地质缺陷和地下水造成的影响。 分为以下几方面:
(1)对建筑结构选型和建筑材料选择的影响。
例如, 可以选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而要采用钢结构;可以选用砌体的,而要采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
(2)对基础选型和结构尺寸的影响。
采用片筏基础、箱形基础、加大基础的结构尺寸。对较深松散地层有的要采用桩基础加固。
(3)对结构尺寸和钢筋配置的影响。
要加大承载和传力结构的尺寸,提高钢筋混凝土的配筋率。
(4)地震烈度对建筑结构和构造的影响。
工程所在区域的地震烈度越高,构造柱和圈梁等抗震结构的布置密度、断面尺寸和配筋率要相应增大。
例题:工程地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地质缺陷和( )造成的
A.岩层破碎
B.地下水
C.裂隙发育
D.活动断层
答案: B
分析:工程地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主要是地质缺陷和地下水造成的地基稳定性、承载力、抗渗性、沉降等问题,对建筑结构选型、建筑材料选用、结构尺寸和钢筋配置等多方面的影响。
三、工程地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略)
四、常见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
原则:浅的挖除换土,深的打桩或水泥浆灌浆和连续墙,裂隙和碎软的水泥浆灌浆。护坡支护。
1、松散、软弱土层。
1、对不满足承载力要求的松散土层,如砂和砂砾石地层等,可挖除,也可采用固结灌浆、预制桩或灌注桩、地下连续墙或沉井等加固;
2、对不满足抗渗要求的,可灌水泥浆或水泥黏土浆,或地下连续墙防渗;
3、对于影响边坡稳定的,可喷射混凝土或用土钉支护。
4、对不满足承载力的软弱土层,如淤泥及淤泥质土,浅层的挖除,深层的可以采用振冲等方法用砂、砂砾、碎石或块石等置换。
2、风化、破碎岩层。
1、风化一般在地基表层或破碎岩层有的较浅,可以挖除。
2、有的埋藏较深,如断层破碎带,可以用水泥浆灌浆加固或防渗;
3、影响边坡稳定的,可喷混凝土或挂网喷混凝土罩面,必要时配合注浆和锚杆加固。
3、裂隙发育岩层。
1、对于影响地基承载能力和抗渗要求的,可以用水泥浆注浆加固或防渗。
2、对于影响边坡稳定的,采用锚杆加固。
4、断层、泥化软弱夹层。
1、浅埋的尽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注水泥浆处理;
2、浅埋的泥化夹层,尽可能清除回填,深埋的一般不影响承载能力。
3、断层、泥化软弱夹层可能是基础或边坡的滑动控制面的,又不便清除回填的,根据埋深和厚度,可采用锚杆、预应力锚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