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甘肃新金厂地区金矿化密集区地质特征及金矿床_田春生.pdf

发布:2017-08-09约1.02万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0 卷 第9 期 甘 肃 科 技 Vol.20  No .9         2004 年9 月                 Sep . 2004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og y 甘肃新金厂地区金矿化密集区地质特征及金矿床 田春生,司雪峰 (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四队, 甘肃 张掖 7340 12 )  要:新金厂地区是柳园金矿化集中区南亚带的金矿密集区, 在90 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发现6 处 金矿床(点),大小矿体150 多个,呈透镜状,脉状, 似板状产出。据不同的含矿母岩把矿区从南向北 划分成2 个带, 且各个带的金矿类型也不同:①南带火山岩成矿带中的火山岩型金矿, 代表矿床为 新金厂金矿床、老金厂金矿床;②北带碎屑岩成矿带中的变质碎屑岩型金矿,代表矿床为北金矿床、 碧东金矿床;2 个带的金矿具有不同的构造控制特征。本文着重探讨了新金厂地区容矿构造、矿脉 内部构造在各矿床(点)的不同表现及成因,据新金厂地区各矿床(点)自然金赋存状态、成色和岩石 化学资料分析了该区成矿物质来源。 关键词:容矿构造;矿脉内部构造;矿质来源;金矿类型;新金厂地区 中图分类号:P618 火山岩段和碎屑岩段, 为断层接触。 1 区域地质背景 火山岩段为一套基--酸性火山喷出相岩石, 矿区处于塔里木———中朝板块内北山陆缘活动 该套火山岩呈东西向延展, 新、老金厂金矿均产于该 [1] 带,俞井子—柳园复式裂谷之西段 。裂谷带南北 火山岩带上。火山岩经历了从早期以基性喷发为主 缘由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呈疏缓波状,总体走向为 到晚期中酸性喷发的两个阶段。在辉绿岩中四个板 东西向。该裂谷为铜、金、银、铁、铅、锌多金属成矿 岩小夹层,说明该期火山岩为间歇式多阶段喷发,且 带。 喷发间歇时间较短。 出露地层表现出陆内裂谷沉积特征,前长城系、 新、老金厂火山岩的岩石组成及岩石化学特征 [4] 石炭系似对称状分布于裂谷带两侧, 以海相沉积为 略有不同 ,但两地的火山岩化学成分从东向西的 主。二叠系出露于裂谷带中部, 以海陆交互相沉积 变化不大,根据固结指数(久野)对主要氧化物变异 为主。各时代地层中均含有火山岩,该区石炭系、二 图,镁质指数, 长英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岩石成份曲 叠系的火山岩具有板内玄武岩特征,属板内拉张环 线大致平行于区间界线, 矿区火山岩为同一岩浆源 [5] 境。岩浆岩呈巨大的岩基,北部为似斑状、斑状花岗 形成的火山岩系 。 岩, 中部为石英闪长岩, 西南部为灰白色细粒花岗 碎屑岩段由正常碎屑岩和火山碎屑岩组成。正 岩,地层多被挤压成弧形,前长城系多为残留的长条 常碎屑岩以各类板岩为主,火山碎屑岩以凝灰质砂 状。构造主要是柳园陆内复式裂谷形成时的基底构 质板岩, 含火山结核的凝灰质泥质板岩为主。具有 造、后期活化构造和引发的次级构造,按产状和分布 复理石沉积建造的特征,构成了鲍马系列的A 、D 两 特征大致分为近东西向或东西向、北东向及北西向。 段。无论是纵向或横向,岩性变化均较大,各类岩石 彭德启(1999 )把北山成矿带分为南、中、北三个 常呈互层状产出。反映了沉积速度较快, 沉积环境 [2] 带 。司雪峰(2000 )把中带进一步划分为北、中、 动荡不稳定的特点,为一套浅海--滨相碎屑岩建 南三个亚带,南亚带新金厂地区为火山岩型金矿和 造。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