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大豁落钒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甘肃科技.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8卷 第11期 甘肃科技 Vol28 No11
2012年6月 GansuScienceandTechnology Jun 2012
甘肃省大豁落钒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孙宝峰
(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甘肃 酒泉735000)
摘 要:甘肃省大豁落钒矿位于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马鬃山镇大葫芦井西,钒矿体赋存在寒武系双鹰山组的炭
质板岩、炭质泥质板岩中。系统总结了大豁落钒矿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分析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通
过论述初步认为,该矿床是处于海侵初期,陆缘海湾(海盆)———浅海环境中形成的沉积变质型钒矿床。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大豁落钒矿;甘肃
中图分类号:P6186
甘肃省大豁落钒矿床位于双鹰山脚下,马鬃山 双鹰山组为含矿地层。
煤矿西南15km处,隶属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
马鬃山镇管辖。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甘肃省疏 2 矿床地质特征
勒河地质队,第三地质队等单位先后进行了矿点检 21 矿区地质
查、普查工作,并初步提交了普查报告。自2008年 矿区如图2所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
起,甘肃省地矿局第四地质勘查院进行了详细的工 双鹰山组泥质、炭质板岩和西双鹰山组一套灰黑色
作,对于该矿床的矿体地质特征、矿床成因以及成矿 硅质岩及灰黄色硅质岩互层。且两组呈整合接触关
规律做了初步认定和详细研究,但对矿床的成矿规 系。
律缺乏全面系统的总结。矿床赋存于寒武系双鹰山 双鹰山组主要岩性特征为:
组炭质板岩中,方山口钒矿、七角井钒矿均在同一层 泥质、碳质板岩:灰、灰黑色,变余泥质结构,板
位。详细对比矿床研究,总结成矿规律,为方山口钒 状构造,岩石主要由泥质及炭质组成,风化后呈碎
矿-七角井钒矿-大豁落钒矿成矿带及邻区进一步 片。泥质成分具有轻微变质,部分呈纤维状绿泥石
找矿提供信息。 集合体,含量60%~75%,碳质含量10%~25%,表
面见有绢云母化及褐铁矿化。
1 成矿地质背景 泥质、粉砂质板岩:浅土黄色、浅褐红色,变余泥
区域如图1所示,位于天山—内蒙褶皱系北山 质、粉砂质结构,板状构造,岩石主要由泥质及粉砂
褶皱带中段,区域上构造运动十分复杂,岩浆活动频 状石英及长石组成,板理密集发育,表面见褐铁矿化
繁,加里东、华力西构造运动期沉积厚度大。区域上 及绿泥石化。在矿区中东部局部被第四系冲洪积物
成矿作用与沉积作用、构造作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 掩盖,地表未见出露。
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中对构造作用的分析和研 砾屑白云质灰岩:灰白色,砾屑结构,块状构造。
究,是正确了解区域及矿区矿床(点)特征的重要途 岩石砾屑成分为硅质岩及白云质灰岩碎块。灰岩碎
径。区域上各种成矿作用为成矿创造了良好条件。 块磨圆度较好,呈次圆状、次棱角状,含量60% ~
矿区及其附近发现的矿产主要有古生代早寒武世初 75%,硅质岩碎块呈棱角状、次棱角状,含量较少,约
期的沉积型铁矿、锰矿和沉积型磷块岩以及伴生有 为10%~15%。岩石砾屑大小混杂,呈无定向排
铀矿、重晶石矿等。 列。胶结物主要为泥质及碳酸盐,岩石呈基底式胶
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有长城系古硐井群石英 结,杂基支撑。
岩及绢云石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