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实际操作要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厚板对接焊缝超声波检测实际操作要点
一. 检测前的准备
选择探头
1)K值的选择
探头K值的选择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
使声束能扫查到整个焊缝截面;
使声束中心线尽量与主要危险性缺陷垂直;
保证有足够的探伤灵敏度
设工件厚度为T,焊缝上下宽度的一半分别为a和b,探头K值为K,探头前沿长度为L0,则有:
K((a+b+L0)/T
一般斜探头K值可根据工件厚度来选择,较薄厚度采用较大K值,如8~14厚度可选K3.0~K2.0探头,以便避免近场区探伤,提高定位定量精度;较厚工件采用较小K值,以便缩短声程,减小衰减,提高探伤灵敏度。如15~46厚度可选K2.0~K1.5探头,同时还可减少打磨宽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大K值探头。
探头K值常因工件中的声速变化和探头的磨损而产生变化,所以探伤前必须在试块上实测K值,并在以后的探伤中经常校验。
2)频率选择
焊缝的晶粒比较细小,可选用比较高的频率探伤,一般为2.5~5.0MHz。对于板厚较小的焊缝,可采用较高的频率;对于板厚较大,衰减明显的焊缝,应选用较低的频率。
2. 探头移动区宽度
焊缝两侧探测面探头移动区的宽度P一般根据母材厚度而定。
图1 探头移动区和检测区
厚度为8 ~46mm的焊缝采用单面两侧二次波探伤,探头移动区宽度为:
P ( 2KT+50 (mm)
厚度为大于46mm的焊缝采用双面两侧一次波探伤,探头移动区宽度为:
P ( KT+50 (mm)
式中 K----探头的K值; T-----工件厚度。
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直接影响探伤结果,一般要求表面粗糙度不大于6.3(m,否则应予以修整
3. 耦合剂的选择
在焊缝探伤中,常用的耦合剂有机油、甘油、浆糊、润滑脂和水等,实际探伤中用的最多的是浆糊和机油。
二.探头测定与仪器(A型)的调节
探头测试
1)斜探头入射点的测试
斜探头的入射点是指其主声束轴线与探测面的交点。入射点至探头前沿的距离称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