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培训.ppt

发布:2017-11-22约2.41万字共1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培训 —-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中国邮政集团公司 2009年10月 关于执行新准则及邮政集团会计核算办法有关事宜的说明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二、对新准则的本质理解 三、执行集团会计核算办法应当重点关注 的事项 四、执行集团公司会计核算办法的要求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1、增添了若干新准则,形成系统化的准则体系;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体系基本趋同,将作为日后核算和编制财务报表的基本依据。 新会计准则体系在原准则的基础上增添了若干新准则,例如:涉及农业的准则《生物资产》(No.5),涉及金融、证券行业的准则《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No.22)、《金融资产转移》(No.23)、《套期保值》(No.24)、《金融工具列报》(No.37)等。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涉及保险企业的准则《原保险合同》(No.25)和《再保险合同》(No.26);涉及能源企业的准则《石油天然气开采》(No.27); 涉及外贸企业(境外经营企业)的准则《外币折算》(No.19)以及涉及薪酬和个人收入的准则《职工薪酬》(No.9)、《企业年金基金》(No.10)、《股份支付》(No.11)及《政府补助》(No.16)、《投资性房地产》No.3)等。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另外,新准则中还增添了《每股收益》(No.34)和《分部报告》(No.35)等准则,对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具体计算方法和分部报告的具体披露内容与方法等事项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于第一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所可能引发的问题在准则《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No.38)中进行了相应的规范。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我国新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主要差异: 本次改革后与国际上存在的差异主要有: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披露(修订后的国际准则已与我国新准则趋同)、资产减值损失的转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等极少数问题上存在差异,并已得到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的认可。 关于后续计量中对公允价值的应用程度和广度。 中国会计准则没有将《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和终止经营》、《通货膨涨会计》作为独立会计准则。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2、会计核算倾向于“资产负债表观” ---主要体现在会计要素的定义与确认原则,以及一般原则的修改。 会计要素的定义:关于资产、负债、权益、收入、成本费用、利得与损失、利润等。 缩小了可比性原则的适用范围,强调了决策相关性原则,突出了谨慎性原则。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2、会计核算倾向于“资产负债表观” 新的会计基本准则对于配比原则未在“总则”中单独列项反映,而是在“费用”第35条中规定:“企业在生产产品、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可归属于产品成本、劳务成本等的费用,应当在确认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等时,将已销售产品、已提供劳务的成本等计入当期损益”,这实际上就是现行准则中所谓的“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可比”,但新的说法更加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此外,该条中还规定“企业发生的支出不产生经济利益的,或者即使能够产生经济利益但不符合或者不再符合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企业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导致其承担了一项负债而又不确认为一项资产的,应当在发生时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这实际上已经反映了原准则中关于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规定,但上述说法更能反映“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3、计量基础有较大变化 会计计量上除历史成本外,适度引入其他计量属性,如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主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公允价值(市场价格)等。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公允价值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限制比较多。 总体原则要把握两点: 一是“要有活跃的市场”; 二是交易双方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没有第三方干扰,讨价还价形成的价格,也可以说是公允的。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4、存货管理办法发生变革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第14条明确规定:“企业应当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者个别计价法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取消了现行准则中所允许的发出存货计价采用“后进先出法”和“移动加权平均法”的规定。 新准则的“加权平均法”包括“按月加权平均法”、“按次(移动)加权平均法”。 一、新旧准则的主要差异 5、资产减值准备计提发生变革 针对借非流动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操纵利润的问题,新资产减值准备准则明确,非流动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得转回,这也是新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性差异之一。 这与美国财务报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