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等(同步训练).docx
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第二节声音的特性》等(同步训练)
目录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训练..............................1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同步训练...................................22
《第三节制作隔音箱》同步训练...................................40
《第四节声波的应用》同步训练...................................59
《第三章声现象》试卷...........................................79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声音是由什么产生的?
A.物体的振动
B.物体的温度变化
C.物体的颜色变化
D.物体的形状变化
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多少?
A.30m/s
B.300m/s
C.1000m/s
D.3000m/s
3、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有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快。
D.人耳能听到所有频率的声音。
4、关于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真空中,声音无法传播。
B.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C.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时,其波长会发生变化。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不会产生反射现象。
5、以下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的传播速度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然后是气体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无关
D.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频率下是相同的
6、关于声音的产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是声音产生的必要条件
B.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C.所有物体振动都会产生人耳能听到的声音
D.声音的产生与物体的振动频率无关
7、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
A.340米/秒B)340千米/秒C)340厘米/秒D)340毫米/秒
8、以下哪种方法可以用来改变声音的音调?
A.改变发声体振动的幅度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C)改变介质的种类D)改变声音的传播速度
9、以下哪种情况下,声音不会产生?
A.人在说话时
B.风吹过树叶时
C.钟表走动时
D.静止的空气10、在真空中,以下哪种现象会发生?
A.声音可以传播
B.声音无法传播
C.光线可以传播
D.光线无法传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固体可以发声B.振动停止后,声音立即消失C.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2、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以下描述中错误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在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40米/秒D.听诊器能够使心脏振动的振幅增大,响度增大
三、简答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第一题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这种振动以声波的形式通过介质传播。请回答以下问题:
为什么敲击鼓面时会发出声音?
在一个真空环境中,我们能否听到声音?
如果在月球上(月球上没有空气),你还能听到声音吗?
第二题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使用一把钢尺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他首先将钢尺紧贴在桌面上,保持不动,然后用手指轻轻弹拨钢尺的一端,观察到钢尺振动,并能听到清脆的声音。接着,他尝试改变钢尺的伸出长度,保持一端固定,用同样的力弹拨不同的伸出长度的钢尺。根据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钢尺振动时会发出声音?
当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时,发出声音的音调会如何变化?为什么?
第三题
请解释为什么在声音传播过程中,空气中的声波会发生衰减?并且描述声音在不同介质(如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时的特性差异。
第四题:
题目描述:
在一次实验中,小明将一个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发现水面溅起了水花。他想探究这是否是因为音叉振动产生的声波导致的。为了验证这一假设,他使用了以下方法:
将音叉靠近水面但不接触,观察水面是否会有水花溅起。
将音叉紧贴水面,观察水面是否会有水花溅起。
(1)根据小明的实验步骤,你认为哪一步可以用来证明音叉发出声音时确实有声波存在?
(2)若第一步观察到水面没有水花溅起,而第二步观察到有水花溅起,这说明了什么?
四、计算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第一题
小明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