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可持续消费研究学术研讨会.pdf

发布:2018-10-10约9.26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在“中国可持续消费研究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辞 中国人民大学 洪大用 2014 年11 月16 日 尊敬的Arthur Mol 教授, Maurie Cohen 教授,各位同仁, 大家早上好! 我很荣幸参加“中国可持续消费研究学术研讨会”。有四个理由使得我必须 参加这次研讨会。首先是因为有一些认识的朋友,特别是远道而来的Arthur Mol 等教授,我们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见面了;其次是因为这是一次与我的专业研究 相关的会议,我最近一些年的主要研究都是在环境社会学领域,毫无疑问,可持 续消费也是环境社会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第三是我所领导的中国社会学会环 境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是这次会议的协办单位,张磊教授也是我经常联系的同事; 第四是这次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无论作为教授还是管理者,我都是这所大 学的主人之一,理应尽地主之谊。无论如何,我衷心祝贺这次会议顺利召开,欢 迎大家来到人民大学! 我所在的中国人民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兼有理工学科的综 合性重点大学。这所大学诞生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 1937 年,从她诞生之 日起就肩负着民族解放和国家建设的重要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 年,这所大学与其他大学合并,命名为中国人民大学。能够以“中国人民”命名, 是这所大学的荣耀,标志着她要继续承担维护人民独立、促进人民自由、增进人 民福祉、服务民族和国家振兴的重要学术使命。目前,在法学、经济学、社会学、 政治学、管理学、传播学和统计学等学科,中国人民大学都居于全国领先位置。 我想,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大学对于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话题——可 持续消费——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按照一般的理解,可持续消费包括以经济、 社会和环境可持续的方式满足今世后代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其本质是一种社会 系统的再造和人类行为模式的转变。实现可持续消费需要关注消费者的观念和行 为,需要关注消费者观念和行为的影响因素,需要有适当的政策工具来引导和改 变消费者的观念和行为,同时也需要研究经济主体、政治主体和其他社会主体的 行动逻辑,以便推进适当的公共政策。由此,人文社会科学也许可以发挥更大的 作用,提供更有价值的洞见。我们这样一所大学正好可以为消费行为的跨学科研 究提供更为方便的条件。 说到可持续消费,我想确实是当前环境社会学需要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一个重 要议题。在当今时代的经济体系中,消费对于生产的驱动作用已经越来越大,所 谓“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的逻辑确实是存在的。对于中国而言,作为一个发 展中国家,有着消费不足与消费过度同时并存的现象。但是,在整体上,中国居 民的消费数量和结构在快速变化,居民消费增长率长期保持在两位数。有关预测 表明,到203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消费国,城市中产阶级将超过5 亿人。毫 无疑问,这将创造新的,甚至是前所未有的巨大的资源能源需求,尤其是家庭能 源需求的变化、交通方式的变化、以及食品消费的变化等等。考虑到中国所面临 的日益严峻的环境压力,我们必须及早倡导具有实质性效果的可持续消费政策并 努力付诸实践。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建立首先要关注其社会的可持续性。 当前中国消费分层现象已经日益明显,消费不平等正在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问题。 1 没有基本公平的消费,就谈不上消费的可持续性。消费的公平性也不仅仅局限在 国内层次。在国际层次上,中国的人均消费水平在几个经济大国中是最低的,消 费支出只占国内生产总值( GDP) 的36%,相当于美国消费水平的一半,日本和欧 盟消费水平的三分之二。没有国际层次的消费公平,区域范围内的“可持续消费” 实践,实际上也是不可持续的。 另外,关注社会成员的消费行为和消费内容,无疑是有利于建设环境友好型 社会的,但是,并不能因此削弱对于社会生产行为及其逻辑的关注。事实上,资 本,无论其以国家资本还是私人资本的形式出现,都有着扩大生产和赚取利润的 冲动,并且通过各种方式制造着新的社会需求。没有对于资本的有效节制,没有 对于少数人绑架多数人的有效规制,仅仅关注消费的可持续性,也是不现实的。 我个人认为,一般而言,应当优先关注可持续生产,更加有效地促进有利于环境 保护和社会团结的生产行为,更加注重满足人类基本生活需求的生产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