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27约2.79万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2024学年河北省邯郸市鸡泽一中高三3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诗》云“如切如蹉,如琢如磨。”切蹉,追求完美;琢磨,追求卓越。人生于世,无法干很多事,故切忌心浮气躁,每干一件事,便应发挥到极致。

比如作画,你必须坚持对大自然做长期静心的观察,才能让你的作品竹影扶疏,迎风摇曳;荷塘新叶,展露欲滴;兰蕙飘香,清芬可挹。一部《红楼梦》,为什么能穿越历史的云河,传唱不衰?其中奥秘,全在于曹雪芹于红轩中“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感动自己,世人。创作的过程,有的痛苦,也有追求完美的幸福。,何止曹雪芹一人而已。一部《诗经》由远古的一滴繁露,淌成万世滥觞;一部《论语》被煲为心灵鸡汤,温暖一代又一代人;还有那唐诗宋词,繁花满树,蓊郁了一个王朝的后花园。“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古文人家,怀着对文字的敬畏,怀着崇高的文学使命感,怀着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从“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到“为人性僻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从烧画三千到毁诗八百,这都可见文人在文学创作上的精益求精。惟其如此,()。

然而,当今社会,人们追求“短、平、快”带来的即时利益,从而忽略了产品的品质。因此企业更需要工匠精神,才能在长期的竞争中获得成功。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震撼退变求全责备

B.震惊蜕变求全责备

C.震撼蜕变精益求精

D.震惊退变精益求精

2.在选文括号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就有了丰盈的人生,也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

B.他们才有了丰盈的人生,才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

C.他们才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才有了丰盈的人生。

D.他们就有了传唱不衰的经典,也有了丰盈的人生。

3.对选文中涉及文学常识及相关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红楼梦》

曹雪芹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B

《诗经》

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C

《论语》

儒家经典著作

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D

杜甫

诗仙

为人性僻眈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A.A B.B C.C D.D

2、阅读下面一首诗歌,请根据你对诗句的理解,选择立意不恰当的一项()

断句

邵燕祥

走在秋天的田野上

我问老托尔斯泰:

一切成熟了的

都必须低垂着头么?

A.成熟需低头处事,抬头做人 B.做一个成熟的人

C.成熟何须低头 D.低垂着头才是成熟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能够传世的作品必传神。真正传神的作品,既是艺术写真,更是时代写照。只有在时代生活中“抓活鱼”,艺术才能拥有“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生动与鲜活。(乙)从时代、人民对主题性艺术创作的要求,思考“以形写神”在中国画史中的重要性,可以获得更深刻的体会。

要想获得“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艺术效果,主体性创作必须远离程式化。画家创作时若拘泥于成法的制作,则有程式化的嫌疑。程式化创作很容易让画家失去创造力——艺术独创的过程总是艰辛的,肯定不如以轻车熟路的艺术形式完成创作那么轻松。因此,在注重传承关系的中国书画领域,缺乏真切艺术感受的程式化创作容易成为一种惯性。(丙)在技法娴熟和已有的观念基础上,中国画创作者要勇于摒弃习惯性的创作图式、保持艺术敏感度,将生活中感动心灵的瞬间完整记录下来,让内容与形式妥帖融合,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1.文段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更是 B.拘泥 C.轻车熟路 D.图式

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媒体曾就各国小学生每日家务劳动时间披露过这样一组数据:美国1.2小时,韩国0.7小时,美国0.6小时,中国0.2小时。中国小学生每天仅有12分钟的家务劳动时间,少得可怜的数据告诉我们:如今的中小学生已经很少主动承担家务。久而久之,劳动教育在全社会的教育观念中就会逐新被忽视和__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