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钻井井下事故、取芯、套管开窗技术和作业.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8-1 井下复杂情况及事故处理 井喷、井漏、卡钻、钻具事故、井底落物等。 一、井喷 地层流体侵入井眼发生井涌,且失去控制的现象。 井喷的原因与溢流的原因相同。 井喷的处理:地面灭火压井;打救援井压井。 二、井漏及处理 1、井漏的原因及类型 (1)井漏原因 井内钻井液液柱压力加大于地层破裂压力。 地层破裂压力异常低,岩层孔隙度大、渗透性好,或有裂缝、溶洞等; 钻井工艺措施不当。如钻井液密度大、压力过高,或开泵过猛以及下钻速度过快而造成井下压力激动等。 (2)井漏易出现的地层 松散的或高渗透率的地层; 天然裂缝性地层; 诱导性的裂缝性地层; 洞穴性地层。 2、井漏的处理 (1)渗透性井漏的处理。 降低井下压差;降低钻井液密度,采用平衡钻井。 适当提高钻井液粘度和切力,以增大钻井液流入地层空隙的阻力。 在钻井液中加入桥堵剂。 (2)裂缝性漏失的处理。 注谷壳、锯末稠钻井液堵漏。 对非油气层中的裂缝性漏失,注入水泥或胶质水泥堵漏。 对油、气层中发生的裂缝性漏失,采用注石灰乳钻井液对裂缝性油、气层进行暂时性封堵。 (3)溶洞性漏失的处理。 直接从井口投入大体积和长纤维封堵物。 采用欠平衡压力钻井技术。 三、卡钻及处理 卡钻:钻具陷在井内不能自由活动的现象。 1、卡钻类型 (1)沉砂卡钻 接单根或起钻卸开立柱后,钻井液倒返甚至喷势很大; 开泵循环时,泵压很高或憋泵; 钻具上提遇卡、下放遇阻,且上提下放越来越困难,转动时阻力很大甚至不能转动。 (2)井塌卡钻 大块泥饼和小块地层脱落,换钻头后下钻不能到底; 钻井液中携带有大块未切削的上部岩石; 钻进中突然发生蹩钻,上提遇阻,泵压上升,憋泵甚至钻具不能转动等现象。 (3)压差卡钻(泥饼粘附卡钻) 当井下钻具静止不动时,在井下压差作用下,钻柱的一部分会贴于井壁,与井壁泥饼粘合在一起,静止时间越长则钻具与泥饼的接触面积越大,由此而产生的卡钻称为压差卡钻,也称为粘附卡钻或泥饼卡钻。 钻具无法上下活动或转动,但能够开泵循环,且泵压正常稳定。 原因:钻井液密度过大;失水量大,泥饼厚而疏松;泥饼粘滞系数大。 (5)缩径卡钻 遇阻的位置固定, 循环时泵压增大, 上提困难.下放容易, 起出的钻杆接头的上部经常有松软泥饼。 (6)落物卡钻 2.卡钻事故的处理 (1)上提、下放和转动钻具解卡。 (2)浴井解卡。井内泡油、泡盐水、泡酸或采用清水循环。 (3)上击、下击解卡。 (4)倒扣套铣解卡。 (5)爆炸倒扣、套铣。 (6)爆炸、侧钻新井眼。 四、钻具事故 1、常见的钻具事故 钻杆、钻铤本体断; 钻杆滑扣、脱扣。 2、钻具事故处理 (1)卡瓦打捞筒打捞 (2)打捞矛打捞 (3)公锥、母锥打捞 一、取心的目的 研究地层 研究生油层 研究油气层性质 指导油、气田开采 检查开发效果 二、钻进取心的几个环节 环状破碎井底岩石,形成岩心(圆柱体)。 保护岩心。 取出岩心。 三、取心钻进的评价指标 四、取心工具 取心钻头;岩心筒;岩心爪。 1、取心钻头 刮刀式;五轮取心钻头;金刚石取心钻头。 2.岩心筒及其悬挂装置 石油钻井中大多数是用双筒取心工具。其结构包括内岩心筒、外岩心筒、内外岩心筒扶正器、内岩心筒回压凡尔及悬挂总成等部件。 3、岩心爪 在取心钻进结束后用以割断岩心,并在起钻时承托已割取的岩心以防脱落。 在取心钻进时,允许岩心顺利通过进入到内岩心筒而不损坏岩心。 五、取心钻井工艺 选择取心工具,如钻头、岩心爪类型及工具长度; 取心钻进参数选择(钻压、转速、排量) 取心工艺步骤 套管开窗侧钻的用途: (1)钻多底井。 (2)事故并侧钻; (3)已钻井偏离含油区; (4)老油田枯竭采油井二次完井。 套管开窗目前有两种方法: 采用斜向器在套管一侧定向开孔; 用扩张式工具将一段套管铣掉(段铣)。 祝同学们新年愉快! 取得好成绩! * * 应知应会 1.什么叫井下复杂情况?什么叫钻井事故? 2.造成井漏的原因有哪些?有几种井漏类型? 3.常用的堵漏方法和堵漏剂有哪些? 4.什么现家称之为卡钻?常见的卡钻有几种类型? 5.压差卡钻(泥饼粘附卡钻)是如何造成的?如何判断及预防? 6.什么是键槽卡钻?如何判断及预防? 7.取心钻进的几个环节是什么? 8,取心钻进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9.取心工具包括哪几个主要部分? 第八章 其他钻井技术及作业 §8-1 井下复杂情况及事故处理 §8-2 取心技术 §8-2 套管开窗技术 第八章 其他钻井技术及作业 §8-1 井下复杂情况及事故处理——井喷及处理 第八章 其他钻井技术及作业 §8-1 井下复杂情况及事故处理——井漏及处理 (3)井漏类型 渗透性漏失:浅井段胶结疏松的砂、砾岩层。 漏速不大,一般在 1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