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设计三
(三)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
【教学要求】
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现状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我国解决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过程】
P60—61 专题探究:透视我国的人口国情
展示材料:我国13亿多人口,8亿在农村;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我国男女性别比达119.92,江西、广东、河南等省超过130;以黑河——滕冲一线为界,东部人口密集,西部地广人稀。
分析我国人口现状及影响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影响及其解决的措施 (板书)
1、我国人口的现状特点:
①人口数量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不高。 (基本特点)
②人口日益老化。我国也正在经受着“银色”浪潮的冲击。
③农村人口多 ④男女性别比失衡 ⑤人口分布不平衡
2、我国人口现状特点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板书)
①我国人口数量大,文化素质低,给自然、社会和经济带来沉重的压力。导致了人均资源占有量减少,加剧了资源危机,环境恶化。给社会带来了严峻的就业压力,使交通、住房、教育等一系列社会问题更加突出。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②人口日益老化,使我国“未富先老”,徒然增加了养老、福利、社会保障事业的经济压力,增加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财政支出等等。
3、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对策 (板书)
①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基本国策)
②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稳定低生育水平。
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优先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④大力发展经济,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做好养老工作。
▲ 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板书)
(1).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原因:
发展经济需要人力资源,但是维持人的生存条件和劳动能力,还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但是,目前我国人口过多,给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使我国原本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受到更加严重的破坏。而遭到破坏的资源和环境,反过来又会威胁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目前条件下解决人口问题的惟一正确选择。
(2).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严格控制人口数量,降低人口出生率,是解决人口问题的首要任务。
▲提高人口素质,既是积极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措施,又是实现人口与资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
(3).实行计划生育的具体要求: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晚婚、晚育:有利于青年男女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抚育后代;有利于控制过快的人口增长。
优生、优育: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
(4).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所取得的显著成绩:
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减缓了人口的过快增长;人口的文化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节省了大量资源和资金,缓解了人口过快增长带来就业、教育、医疗等压力,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5).实行计划生育的现实意义:
实行计划生育有利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有利于节省大量资源和资金,缓解人口过快增长带来就业、教育、医疗等压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现。
二、我国的资源现状及解决的措施
1、我国资源国情的基本特征 (板书)
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是丰富的,但人均占有量很少。
(既是一个资源大国又是一个资源小国)
P63—64 专题探究:“实说我国的自然资源”分析我国资源的现状(问题)
2、我国资源的现状(问题) (板书)
①我国资源人均占有量少;
②资源利用率低,资源破坏与浪费严重;
③资源时空分布不平衡;
④资源种类比较丰富,但总体质量不高。
⑤粗放型经济发展,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供求矛盾突出⑤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⑥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开展能源外交,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6.国家“跨区域调配资源“的重大举措: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
◇国家实施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工程的意义。
(1)有利于缓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