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厚板轧制工艺学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厚板的轧制
一、原料准备1.原料种类:扁钢锭、连铸坯、初轧坯、压铸板坯2.原料设计:厚度尺寸尽可能小;原料的宽度尺寸尽量大;原料的长度应尽可能接近加热炉的最大允许长度。二、原料的加热1.加热的目的提高钢的塑性,降低变形抗力;使坯料内外温度均匀;改变金属的结晶组织,保证生产需要的机械和物理性能。2.加热的要求?满足工艺规范的需要;?沿长度和断面均匀;?减少加热时氧化烧损3.加热炉型式:按其构造分:连续式加热炉、室状加热炉和均热炉三种。连续炉:推钢式(热滑轨式)步进式室状炉:特重、特轻、特厚、特短的板坯,或多品种、少批量及合金钢,生产灵活。均热炉:多用于由钢锭直接轧制特厚板推钢式:优点:设备简单、操作容易掌握、投资少;?缺点:钢坯在水梁上滑动产生擦伤;加热时间长,钢坯氧化,脱碳严重;容易粘钢;不能空出炉。步进式:靠动梁的上、下、前、后平移动作而实现的,故炉长不受限,操作灵活,易于空出炉。不会造成钢坯划痕,加热效率高。便于调整坯料间隙和加热时间,易于调整出炉节奏,适应冷装坯,冷热混合坯在炉内的加热条件控制。加热工艺制度加热温度:满足轧制工艺规范的温度;加热速度:单位时间内钢在加热时的温度变化加热时间:精确确定困难,影响因素多炉温制度及炉内气氛的选择与控制估算公式:τ=CH ?H—坯料厚度cmτ—加热时间h???C—系数,h/cm?????低碳钢?0.1~0.15中碳钢?0.15~0.2低合金钢?0.15~0.2高碳钢0.20~0.30高级工具钢???0.3~0.4加热制度钢在加热炉内加热时的温度变化过程叫钢的加热制度。一段式加热制度:只有一个加热段;二段式加热制度:加热段+均热段??预热段+加热段三段式加热制度:预热段+加热段+均热段多段式加热制度:预热段+多个加热段+均热段?轧制除磷--粗轧--精轧或成型轧制--展宽轧制--伸长轧制(1)除鳞?除鳞目的:除去表面的氧化铁皮以获得有良的表面质量。?除鳞原理:利用高压水的强烈冲击作用,去除表面的氧化铁皮。?(2)??粗轧(展宽轧制)粗轧阶段的主要任务:将板坯或扁锭展宽到所需要的宽度并进行大压缩延伸?????展宽的方法:角轧—纵轧法、综合轧制法、全纵轧法、全横轧制法(3)?精轧:主要任务:控制钢板厚度、板形控制、表面质量和性能中厚板轧制方法全纵轧法: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钢锭或钢坯)纵轴方向相一致的轧制方法。原料的宽度稍大于或等于成品钢板的宽度时采用。全横轧法: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的纵轴方向相垂直的轧制方法。板坯长度大于或等于钢板宽度时采用。区别轧钢的方法:纵轧、横轧、斜轧纵轧:钢板的延伸方向与原料纵轴方向重合的轧制全纵轧法:当板坯的宽度大于或等于钢板宽度时,即可不用宽展而直接纵轧成成品的轧制方法。?优点:产量高、且钢锭头部缺陷不致扩展到钢板长度上;缺点:由于轧制中钢板只向一个方向延伸,使钢中偏析夹杂等呈明显条带状分布,钢板组织和性能存在严重的各向异性,使横向性能(冲击韧性)太低,以致往往不合理,加之板坯宽度与钢板宽度也难得正好适应,所以这种轧制法实际用的不多。横轧-纵轧法(综合轧制法)横轧-纵轧法:先将板坯展宽至所需宽度以后再转90°进行纵轧直至完成。优点:提高横向性能;减少各向异性;适合以连铸坯为原料??缺点:易产生桶形,增加切边量。纵轧-横轧法:将钢坯长度轧至毛边钢板宽度时,回转90°后进行横轧至获得成品。优点:由于两个方向得到变形,有利于提高钢板性能;缺点:当原料的宽度与长度均小于钢板宽度时才适合,为了保证钢板的尺寸和性能必须保证纵向与横向变形的分配。全横轧法:将板坯进行横轧直至轧成成品的轧制方法。适用于板坯长度大于或等于钢板宽度时采用。优点:?a.减小了钢板组织、性能的各向异性,提高横向塑性和冲击韧性;?b.得到更整齐的边部,无端部收缩,不呈桶形,减少切边损失,提高成材率;c.减少一次转钢,提高产量。?缺点:组织性能产生各向异性(对于初轧坯2.精轧:与粗轧无明显界限双机架:第一架为粗轧,第二架为精轧单机架:无明显界限,前阶段为粗轧,后阶段为精轧。作用:继续轧制,将板坯轧制为成品,并控制表面质量,组织、性能及尺寸要求。3.精整:定义:为使轧后的钢材具有一定的尺寸要求,组织、性能而进行的一系列工序。(1)?钢板的轧后冷却轧后冷却是指对不同钢号的钢板,根据其不同的厚度和化学成分,选用不同的冷却方式、冷却速度、开冷和终冷温度,以控制其组织结构和综合性能,并满足其质量要求。分类冷却方式:自然冷却:矫直后钢板的冷却,介质:空气,设备:冷床控制冷却:高压喷水冷却、层流冷却、风冷、缓冷或堆冷等金属流动过程:在线冷却:边运送、边冷却离线冷却:固定在一个地方,冷后150、特厚板(2)矫直热矫: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