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龚尚福)第12章.ppt

发布:2017-03-09约2.06万字共13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DD CX,BX MOV DH,00 MOV DL,BYTEPTR[SI+BX] ;取缓冲区中的数据 SHR DX,l ;DX/2 MOV BX,DX ;DX值送BX MOV DX,Y0-1 ;点的行位置为Y0-1-BX SUB DX,BX ;减1是为了避免将点画到坐标轴上 MOV AH,0CH ;画点 INT 10H POP DX POP CX POP BX POP AX RET DPT ENDP 8. 实验室模拟运行——离线仿真 将整个联调好的系统在实验室中模拟现场的运行,此步骤称为离线仿真。这时,可由人工输入模拟信号(电压),用仪表(例如万用表、示波器等)对输出进行指示,使系统连续运行。 在实验室模拟运行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仔细观察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状态,对任何不正常情况必须仔细分析其原因。必要时,可人为地制造一些干扰,以便观察系统的可靠性,亦可将电源拉偏,观察系统的适应能力等等。 9. 现场调试、试运行 将所研制的系统放到用户现场,接上用户的常规及专用外设,对专用外设进行逐一调试,使它们进入正常状态。然后,执行用户程序,由用户使用,完成用户提出的功能,使系统进入试运行状态。在试运行过程中,开发者与使用者需要密切配合,仔细观察并记录系统运行的状态。如发现问题,要认真分析,务求尽快解决。在试运行过程中,系统的设计开发人员要认真编写大量的文件、资料。例如,研制项目的背景、研制报告、技术报告、使用维护手册、软件资料、硬件图纸、标准化规范、用户使用报告等等。 10. 验收或鉴定——系统性能评估 在用户使用半年或更长时间之后,若用户和设计者均对系统的性能感到满意,即可组织验收或鉴定,使设计工作完结。否则,依据需要修改设计,重新开发。微机应用系统设计和开发步骤的简要流程如图12.3所示。 图12.3 微机应用系统设计步骤示意图 12.2.4 系统集成 在前面叙述微机应用系统设计时,无论是硬件系统还是软件系统,主要是以自己的设计来实现系统的硬、软件。这在那些具有特殊要求的场合,在必须这样做的情况下,只能参考上面所提到的步骤完成用户所要求的微机应用系统设计。目前,硬件系统集成、软件系统集成以及网络集成已成为工程技术的流行方法。 对应用于工业现场实现对生产过程监控的微机应用系统,其硬件系统多采用系统集成的方法来实现。对大型的网络(如城域网),常采用网络集成,包括网络的硬件、软件均采用集成方式。在这里我们仅就工业企业的小型监控系统来说明系统集成的方法。 1. 硬件系统集成 技术的发展已经提醒我们,在进行微机应用系统设计时,不必什么都从元器件级上进行设计。这是因为,前人及许多厂家为应用系统设计者提供了大量的、经过使用证明是稳定可靠的半成品。设计人员完全可以合理地利用这些半成品,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代价构成微机应用系统。如果说元件级上的设计是要求厨师从种菜、养猪做起的话,则系统集成是要求厨师将已配好的原料加工成为一盘佳肴。 微机应用系统硬件集成就是利用已有的部件(半成品),根据系统设计要求,构成微机应用系统硬件。当然,这种集成决不是简单的组合,它必须根据设计要求,满足所规定的性能指标。集成工作是经过系统需求分析且在整个系统的硬、软件方案均已确定后进行的。因此,系统集成的目标就是以既定的方案为基础进行系统合成的。例如,现在有众多的工业控制机厂家,它们为广大系统设计者提供了大量的可供选择的电路板、部件等产品,也提供大小不一的机箱、机柜供选用。系统设计者可以比较方便地构成硬件系统。 这里需强调指出,在硬件集成时,系统设计者必须根据厂家提供的说明书,彻底弄清它们的工作原理,使各部件集成在一起能够很快调试好,使其进入正常状态。而且,一旦某部件出现故障要能很快判断故障的部位并加以排除。若集成的系统能正常工作,则后面的工作将如前所述。 2. 软件集成 许多在网络上运行,包括多媒体等多种信息的大型应用软件,需要集成许多软件(包括工具软件)作为支持。在小型的工业监控系统中,有时只有用户程序,而用户繁多,要求各异,则用户程序多为自己研制的专用软件。在一些小型的工业监控系统中,常以广泛使用的操作系统为基础,也可以说是将操作系统(DOS、Windows、OS等)集成在系统中。由于有了操作系统的支持,用户程序的开发和设计就变得简单和省时省力。在进行系统设计时,若以系统集成的方式进行,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3 微机应用系统设计实例 12.3.1 微机信号发生器 【例12-1】 利用微机制作信号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