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央银行的生与发展.doc

发布:2017-03-26约1.26万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央银行的产生与发展 教学目的与要求: (一)探索中央银行制度演变的规律性; (二)把握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 (三)掌握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 (四)理解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必要性。 (一)探索中央银行制度演变的规律性; 中央银行制度基本设立时期的主要特点(规律性)有: 1、由普通银行自然演进。早期的中央银行大多数是由普通商业银行经过长期演变而成的。一般称之为自然演进型中央银行。 2、逐步集中货币发行。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自然演进的过程是一个逐步集中掌管货币发行权的过程。 3、对一般银行提供服务。早期中央银行都为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票据交换和资金清算服务,最终成为全国统一的银行清算中心。 (二)把握现代中央银行的特征; 当代中央银行制度的发展有这样几个重要特征: 1、国有化成为设立中央银行的重要准则。 2、实行国家控制是各国中央银行的重要准则。 3、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成为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责。 4、中央银行间的国际合作日益加强。 (三)掌握中国中央银行制度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国中央银行简史:1904年大清帝国建立户部银行,1926年12月孙中山在武汉建立中央银行,1928年11月1日蒋介石政府在上海建立中央银行,1932年2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国家银行正式营业。1948年12月1日在石家庄成立中国人民银行。 改革开放前中国中央银行的主要缺陷:政企不分,不利于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统一核算,吃大锅饭,不利于调动各级银行的积极性;缺乏独立性,不利于对宏观经济的调控。1979~1983年的中国人民银行是一种混合式的中央银行制度;1983~1992年金融改革的重要意义: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加强对宏观的经济的调节和控制,进一步搞活经济和稳定货币流通。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1993年以来的中国人民银行按照规范化、法制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四)理解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必要性。 中央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这是中国金融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其意义在于: 1、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 我国中央银行成立后,着重研究宏观调控国民经济问题,并用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控制各专业银行信贷资金的使用,把握信贷资金的投向和投量,这是防止资金分散和盲目使用,从而确保重点建设十分有效的措施。 2、加强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 为了使各专业银行的经营活动符合宏观经济发展的要求,客观上需要有一个超脱日常业务和银行自身利益,能够集中全力从国民经济整体利益考虑问题的中央银行,采用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的手段,调节信贷资金和货币流通,并对各专业银行的经营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监督和检查,以保持信贷资金运动和市场货币流通的正常。 3、进一步搞活经济和稳定货币流通。 建立中央银行,专管货币发行,调控货币流通,使货币发行不再成为弥补信贷差额和财政赤字的手段,实现货币发行与财政收支、货币发行与信贷收支脱钩。这对保证商品量和货币需要量二者相适应,实现金融和物价的稳定是十分有利的。 4、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金融体系。 各专业银行相继恢复和建立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需要,但也往往产生金融管理多头和资金使用分散的问题。如果各金融机构各行其是,就会形成群龙无首的局面。为了切实实行对宏观经济的调控,提高信贷资金的社会经济效益,建立一个有权威的、超脱的、管理和协调全面金融机构的中央银行也是当务之急。 第二章 中央银行的结构、性质与职能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中央银行的基本类型; 掌握中央银行的组织形式和机构设置; 分析理解中央银行的性质; 总体把握现代中央银行的基本职能; 熟悉中国人民银行的组织结构。 (一)掌握中央银行的基本类型; 1、复合的中央银行制:是在一个国家内,没有单独设立中央银行,而是把中央银行的业务和职能与商业银行的业务和职能集于一家银行来执行。此种类型的中央银行又可分为两种形式:一体式中央银行制几乎集中了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和职能于一身。混合式中央银行制既设中央银行,又设专业银行,中央银行兼办一部分专业银行业务,一部分业务由专业银行办理。 2、单一的中央银行制:就是在一个国家内单独设立中央银行,由中央银行作为发行银行、政府的银行、银行的银行和执行金融政策的银行,全权发挥作用。它又分成一元中央银行制,是一国只设立独家中央银行和众多的分支机构执行其职能,它是由总分行组成的高度集中的中央银行制。二元中央银行制的国家,在中央和地方设立两级中央银行机构,中央级机构是最高权力或管理机构,地方级机构也有其独立的权力。 3、跨国中央银行制:与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