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苏教版必修.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变式训练2 (2011年金华高一检测)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和泥沙,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①过滤 ②加过量NaOH溶液 ③加适量盐酸 ④加过量Na2CO3溶液 ⑤加过量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双选)( ) A.①④②⑤③ B.④①②⑤③ C.②⑤④①③ D.⑤②④①③ 解析:选CD。首先搞清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分别使用Na2CO3溶液、NaOH溶液和BaCl2溶液,且三种溶液均过量,才能使杂质离子分别变成CaCO3、Mg(OH)2、BaSO4沉淀,过量的BaCl2溶液只能用Na2CO3溶液除去,故要先加入BaCl2溶液后加入Na2CO3溶液,才能保证不引入新杂质Ba2+,而多余的NaOH和Na2CO3只需要在过滤后加入盐酸即可,至于NaOH溶液的加入顺序,只要在过滤前加入就可除去Mg2+,因此C、D两项都正确。 探究整合应用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是历年高考实验的热点,提纯时,要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为了除尽杂质,所加试剂一般过量,过量试剂还要设法除去。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顺序。 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学生设计如下实验: 例 (3)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碳酸钠溶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学习目标 课堂互动讲练 探究整合应用 知能优化训练 第1课时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课前自主学案 课前自主学案 自主学习 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 1.过滤 (1)原理:利用物质________的不同进行分离。 (2)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架台。 (3)实例:粗盐提纯等。 溶解性 烧杯、漏斗、玻璃棒 2.结晶 (1)原理:利用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程度不同的差异进行分离。 (2)实例:KNO3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特别大,而KCl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特别小,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提纯KNO3。 降温结晶 3.萃取 (1)原理:利用物质在_____________的溶剂中________的不同,将物质从一种溶剂转移到另一种溶剂中而进行分离。 (2)实例:用CCl4从溴水中提取溴等。 4.分液 (1)原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静止时会分层,从而进行分离。 (2)仪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例:汽油和水、CCl4和水等。 互不相溶 溶解度 分液漏斗、铁架台、烧杯 5.蒸馏 (1)原理:利用_________混合物中各组分的_______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离。 (2)仪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铁架台、酒精灯。 (3)实例:自来水制蒸馏水等。 液体 沸点 蒸馏烧瓶、冷凝管、牛角管、接收器 1.如何用简单方法区分自来水和蒸馏水? 【提示】 取其中一瓶中的适量液体于一小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硝酸酸化的硝酸银,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该瓶液体为自来水,则另一瓶为蒸馏水。 问题探究 2.液体静置分层后是否直接打开旋塞分液? 【提示】 不是,应先把顶上的塞子打开或旋转塞子,使塞子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口颈部小孔,以便与大气相通,再打开旋塞。 自主体验 1.下列混合物能用过滤法分离的是( ) A.汽油和水 B.食盐和蔗糖 C.泥沙和食盐 D.铜粉和铝粉 解析:选C。过滤是用于分离液体和固体的方法。 2.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操作中,一般情况下 能相互接触的是( ) A.过滤操作中,玻璃棒与三层滤纸 B.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玻璃管与烧杯内壁 C.分液操作中,分液漏斗下端与烧杯内壁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液体时,滴管尖端与试管内壁 解析:选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试剂时,滴管应悬垂在试管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试管内,避免污染滴管。 3.K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CuSO4,若加入一种试剂能除去CuSO4,该试剂为( ) A.NaOH B.AgNO3 C.BaCl2 D.Ba(OH)2 课堂互动讲练 物质分离的注意事项 1. 过滤 (1)“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的上边缘紧贴且 低于漏斗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