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说课稿-4.2.2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001].docx

发布:2025-01-12约3.06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说课稿-4.2.2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

3.授课时间:2023年10月15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4.2.2节内容,即表格数据的图形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如何将表格数据转换为图形,以便更直观地分析和理解数据。本节课与课本紧密相关,旨在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数据分析能力。学生将能够理解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将表格数据转化为图表形式,从而提高数据的可读性和分析效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增强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敏感性,提升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数据处理基础。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如何将表格数据转换为图表,以及如何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具体包括以下细节:

-掌握Excel或其他数据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能够正确选择和输入数据。

-学习不同类型的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饼图等)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学会根据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进行数据展示。

-学习图表的编辑和美化技巧,以增强图表的可读性。

例如,教学重点之一是使学生能够根据数据特征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教师需要强调不同图表类型在展示数据时的优势和局限,如柱状图适合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折线图适合展示数据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图表的制作过程以及如何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具体包括以下细节:

-理解并应用图表轴标签、图例、标题等元素的设置和调整。

-掌握数据筛选和图表更新的技巧,确保图表数据的准确性。

-学会从图表中读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和推断。

-能够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例如,教学难点之一是数据筛选和图表更新的技巧。学生可能会在筛选数据时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保留关键数据,或者如何在数据更新后同步更新图表。教师需要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数据筛选的步骤和图表更新的重要性,以便在实际操作中能够灵活应用。

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了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课程进度进行学习和练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表格数据图形化相关的PPT演示文稿,包含不同类型的图表示例和分析案例,以及教学视频,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图表的制作和分析过程。

3.实验器材:准备计算机实验室,确保每台计算机都安装了Excel或其他数据处理软件,以便学生能够实际操作练习。

4.教室布置:将教室布置为小组合作学习环境,每组一台计算机,方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开课伊始,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数据处理知识,例如:“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整理和清洗数据,那么大家觉得数据整理完毕后,还有什么步骤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些数据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并自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表格数据的图形化。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教师通过PPT展示不同类型的图表,并简要介绍每种图表的特点和适用场景。接着,教师详细讲解如何使用Excel软件将表格数据转换为图表,包括选择数据范围、插入图表、调整图表样式等步骤。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会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跟随操作,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每个步骤。此外,教师还会强调如何根据图表分析数据,如何从图表中提取有用信息,以及如何利用图表进行数据storytelling。

在讲解过程中,以下细节会被强调:

-选择合适的图表类型,如柱状图适合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折线图适合展示数据趋势。

-图表的元素,包括标题、轴标签、图例、数据标签等,以及它们的设置和调整方法。

-图表的编辑和美化,如颜色搭配、字体大小、布局调整等。

3.巩固练习(10分钟)

教师提供一些表格数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图表的制作。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正确地制作出图表。练习结束后,教师邀请几位学生展示他们的成果,并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4.课堂小结(5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图表的类型、制作步骤、以及数据分析的方法。教师强调图表在数据分析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尝试运用所学知识。

5.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收集一组数据,并尝试制作相应的图表进行分析。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并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会提醒学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