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颈动脉硬化相关性.doc

发布:2017-06-17约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及颈动脉硬化相关性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0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作为疾病组, 另选同期6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组, 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和多普勒超声对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进行检测。对比疾病组与正常组血清Hcy水平。结果 疾病组和正常组患者的血清Hcy水平分别为(18.3±5.2)mol/L和(10.1±2.4)mol/L, 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1.09, 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血清Hcy水平测定方法:嘱所有受试者均于纳入研究后次日晨8:00~10:00空腹抽取静脉血于真空抗凝管中, 摇晃均匀后于2 h内将其送至病理检验处。采用台式离心机(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进行离心处理15 min, 转速为3000 r/min, 离心半径为10 cm。离心后抽取上清液待检, 检测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日立)和酶标仪(美国贝克曼库尔特有限公司), 利用配套试剂盒完成检验。所用方法为酶联免疫法, 核对无误后准确记录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方法:疾病组所有患者均于纳入研究后次日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通用公司)对颈动脉斑块情况进行诊断, 探头频率为7.5~10.0 MHz, 方法:首先采用超声多普勒超声探头从颈动脉开始分别做横向和纵向扫查, 对颈总动脉仔细观察后重点观察颈总动脉分叉处以及颈内、外动脉, 尽可能了解颈动脉最高位置处的情况。对管壁回声情况进行细致观察, 尤其应当注意斑块大小、部位、数量以及影像学特征。将整个管腔的血流充盈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观察, 将动脉最大血流速度利用脉冲多普勒进行测量后尤其应当注意观察血流频谱的形态。将图像冻结后对各项血流参数进行测量。斑块性质根据回声特征进行判断, 分为软斑块、混混合斑块和硬斑块共三种 1. 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疾病组与正常组血清Hcy水平;对比疾病组不同斑块类型间血清Hcy水平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关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Hcy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临床研究较多, 且二者的正向相关性已经得到临床学者的一致认可[3-6]。血清Hcy水平越高, 对内皮细胞损伤以及颈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增生促进作用越明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 颈动脉血管壁逐渐增厚, 最终可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斑块形成后, 随着病情和损伤逐渐加重, 很有可能会导致斑块破裂出血, 引发血管栓塞, 最终引发脑梗死甚至是急性脑卒中, 对患者中枢神经功能产生严重影响, 同时也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由此可知, 血清Hcy水平升高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 二者的紧密关联得到证实[7, 8]。本研究中不同性质斑块患者血清Hcy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软斑块者最高、混合斑块者次之、硬斑块者最低, 说明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可以根据血清Hcy水平评估斑块性质, 对治疗效果和预后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 在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中血清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存在明显相关性, 血清Hcy水平越高, 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越严重, 对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影响也越严重。由此可知, 可将该因子水平用于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u估中,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磊.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 7(1):27-28. [2] 韩立波.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内蒙古中医药, 2012, 31(14):69-70. [3] 刘慧华. 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西部医学, 2012, 24(8):1539-1541. [4] 邵振兴, 孙金凤.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探讨. 海南医学, 2012, 23(4):102-103. [5] 杨秀蓉, 李国雄, 刘志军. 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 实用医学杂志, 2009, 25(14):2262-2263. [6] 姚光辉, 余新, 朱红梅.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变化的关系.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08, 10(6):432-433. [7] 洪雁. 同型半胱氨酸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 河北医学, 2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