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加码我国船舶工业迎新机.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战略加码我国船舶工业迎新机 今年两会最振奋人心的是:大幅倾利企业,发力消除沉疴痼疾,努力构建企业的良好生存环境。纵观李克强总理所作报告,比往年更加聚焦制造业,许多部署不仅是直面问题的新创举,还折射了国家“狠下来”的决心,如首提“质量时代”、“大力度推进减费降税”等。在加重了砝码的战略下,我国船舶工业必然会迎来新挑战,但更多的是利好机会的释放,关键是船企如何去对接落实好这些政策,从中获取实惠和快速成长。唯如此,顶层设计才会真正转化为生产力,船舶工?I才有可能由此开创复兴时代
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转型升级上快车道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就是 “三去一降一补”,虽然几年前已提出并付诸行动,但这次凸显了更大力度和深度,对产业实现快速转型升级是有力支撑
首先是去产能。2013年至今,我国船舶工业虽然通过兼并重组、削减存量、产能置换、改造升级等方式化解了约1500万载重吨过剩产能,但面临形势仍不容乐观。两会要求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有效处置“僵尸企业”,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破产清算,坚决淘汰不达标的落后产能,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新上产能。我们相信,国家层面、行业后续将会推出更有力的限禁造船新增产能的项目审查制度,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和办法将会进一步扩展,并使政策更加明确具体。这对重塑良好船市、规避恶性竞争无疑是一剂“标本兼治”的猛药
其次是去库存。“在市场低迷期,船东改单或弃单是造成船企库存激增的重要原因。”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会长郭大成表示。据统计,去年全国船舶交付率80%,海工装备交付率31%,钻井平台交付率16%。很显然,国家对去库存这一共存于多行业的问题是下了“狠劲”的。两会代表、委员希望政府牵头出资,协调骨干船企,联合航运企业和石油公司,依靠金融机构支持,设立专业资产管理公司或产业基金,以政策性收购、融资租赁等方式盘活“库存”
接着是去杠杆。我国目前船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超75%,去杠杆形势既严峻又迫切。可喜的是《政府工作报告》给出了大招: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逐步将企业负债降到合理。虽然具体细节有待探索和完善,但业界普遍认为实施债转股是最立竿见影的办法。另外,船企主动做好去杠杆工作也很重要,应加强资本管理和经营管理,通过拓展融资渠道、实施股权融资等方式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第四个是降成本。这是今年两会支持实体经济的最大亮点,正如李克强总理会见中外记者时表示,今年要力争减税降费达到万亿元,要用政府的“痛”换来企业的“顺”,让企业轻装上阵,提高竞争力。减税降费既是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破题之举,又是帮助船企“降成本”的重要内容。我国船企所得税占比达25%,比主要竞争对手日本、韩国、新加坡都高。此次开大闸减降税费势必为身处市场冰点的船企创造卸压轻负经营的效果
最后是补短板。李克强总理提出要精准加力补短板。目前,我国船舶工业的短板主要在船配和效率两大块。我国三大主流船型、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的本土化设备平均装船率还很低,严重影响了国产品牌竞争力和企业盈利,因此提升自主化船配研发技术和装船率迫在眉睫。另外,我国造船效率远低日韩等国,要使我国快步跨入造船强国行列,就必须增强创新能力,提高设计效率、生产效率、管理效率,而探索采用造船数字化和智能化则是其中有效途径
首提质量时代,创品牌将成趋势
今年两会的最重磅战略就是首次提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尽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这是一个从根本上重振实体经济,传承以质取胜理念的强音,尤其对互联网时代重营销轻品质的倾向具有救偏补弊的作用
产品质量是一个既古老又永恒的话题,其含义指产品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和特性的总和,具有性能、寿命、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和外观美等属性。近年来,我国船舶工业特别是造船业由于船企多散且准入门槛低的先天不足,加之船市低迷引发低价竞争泛滥,从而导致相当部分产品质量不高,严重削弱了行业发展能力。纵观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已有近200家船企关停,其原因除了技术落后、资金链断裂,产品质量不过硬也是重要因素。物质过剩时代,技术和质量更显重要。正因为这样,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与工信部于去年底联合发布了《中国造船质量标准》,以提升造船质量水平和国际竞争力。随着国家加强质量监控,产品低劣的落后船企自然会大片倒下,但对于质量突出的优强船企则是好事,必将促进市场趋于净化、竞争趋于良性和创名牌蔚然成风
为了实现产品有质的飞跃,船企必须树立质量意识,以“造好船”为己任,严格实施质量管理,以“工匠精神”用心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