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安置术的护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关键词: 心脏复律;除颤器;安置术;护理
1 病例报告
女,55岁,1999年春季感冒后觉胸闷、气短、发热,体温(T)39℃,经对症治疗后病情好转,后屡次因感冒后上述症状加重,经po地高辛、速尿、安体舒通等治疗,上述症状好转.但在服药期间多次发作黑朦、心悸甚至晕厥,心电图示持续室速,在当地医院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无效,均以体外直流电转复,恢复窦律.2001-05-18因再次发作室速急诊住院.查体:T36.7℃,P66?min-1 ,双肺呼吸音清,心界向左扩大,最大左界位于第5肋间左侧锁骨中线外1cm,心律不齐,心音低钝,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Ⅱ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心电图示:阵发性室速,余无阳性体征,入院后诊断:①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阵发性室速.
入院2d再次发作室速,心室率达220,给予利多卡因、异搏定等药物静推后约持续1h左右室速终止.后给予天甲美、血活素、万爽力、雅施达等药物治疗,心功能改善,于2000-06-08安置ICD,术后ICD设3个工作区:①室速区(VT),心室率150~180?min-1 ,均超速抑制;②快速室速区(FVT),心室率180~220?min-1 ,10J低能同步电复律;③室颤区(VF),心室率220?min-1 以上,30J高能非同步电转复.术后3d曾发作室颤及多次室速,ICD均正常工作,终止室速发作,但因每次VT发作多在200,处于FVT区,ICD均给予直流电低能电击,于是调整ICD参数,在FVT区先给三阵超速抑制,术后观察18d,ICD记录显示多次发作VT均由超速抑制终止,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术前
术前心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因ICD价格昂贵,又是一项新技术,临床应用数量尚不多,治疗效果如何,是否接受该治疗,患者及家属均存在顾虑,加之心律失常的阵发特点也常常使患者存在侥幸心理,因此医护人员应及时讲解ICD系统的基本知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信任,签定手术同意书.②为了生存,患者期盼早日安装,护士应协助医生尽快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及准备工作,同时酌情给予适量β受体阻断剂,以免术前发生猝死[1] .装备良好的全套ICD植入系统[2] .ICD植入术由临床电生理和埋藏起搏器经验丰富的医生和熟知ICD性能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完成,因术中要诱发、终止室颤,需给予全身麻醉,并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应至少请一名麻醉师和一名心外科医师到场协助.术前电生理检查,明确能否诱发出VT/VF及其频率、形态、终止方式;尽可能停用抗心律失常药3个半衰期;心力衰竭应尽可能消除或加以改善;讨论确认手术适应证,安植位置与途径,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及制定相应的防治预案;备皮范围为双侧颈部、胸前及两腋窝;有关药物皮试;术前4~6h禁饮食,术前30min安定10mg im,扎静脉留置针,建立静脉通道,以便抢救用药,去手术室前排空大小便,病号服贴身穿.
2.2 术中
术中一切操作严格执行无菌要求.安置心电监护和经胸壁起搏除颤电极,连接各种辅助设备的电源线和导线.密切观察记录呼吸、心率、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监测动脉血氧饱和度,使之维持在98%以上.及时观察和处理诱发的VT或VF及生命体征.
2.3 术后
ICD术后患者关注的焦点是手术后效果,多数思想上有一定压力,尤其是在清醒状态下被电击过的患者,感到恐惧不安.因此进行心理护理是重要的.给适当的解释和安慰,告诉患者,这几次放电,均系ICD准确识别心律失常并按预设工作模式工作,说明ICD的有效性,且ICD各项工作参数均系人为设置,可根据病情调节.同时我们认真观察心律失常的发生及终止方式,及时修改ICD的工作模式,使之更适应患者病情,电击次数明显减少,再配合给少量镇静剂,让患者充分休息,使焦虑、恐惧解除.术后患者住监护病房,心电、血压监护24~48h,密切观察心律、心率、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尤其是观察有无心律失常的发生,监护中若发现VT和/或VF,应守候床边,观察记录起搏器工作状况及患者意识等,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生.术后常规伤口护理,每日伤口换药1次,7~10d拆线.患者出院时常担心出院后ICD不能正常工作,护士要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并详细交待注意事项,除永久起搏器携带者的常规指导外,还应做好事件记录,定期随访(3mo随访1次),指导用药和避免加重心衰的诱因等[3] .
参考文献:
1 金倩;氯地酊联合激光治疗痤疮15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1997年10期
2 董新亭,李卫莉,张随学;自拟粉刺消治疗痤疮126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1999年06期
3 查旭山,陈修飏;寻常痤疮治疗体会[J];江西中医药;/xyfm/class/.2002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