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危儿童管理工作分析.docx

发布:2018-01-27约1.3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县妇幼保健院2010年高危儿童管理工作分析为认真做好高危儿童管理工作,使具有不同因素的高危儿童得到不同的医疗保健服务,以降低婴儿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和感知觉障碍发生率及营养性疾病等常见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水平,我院对本院出生的高危儿进行了系统管理:一.工作慨况高危儿管理的原则就是“好钢用在刀刃上”也可以说是WHO提倡的把有限的卫生资源用在最需要的人群和个体上的原则。高危儿管理法是世界卫生组织近年来总结的一科学管理方法,它是衡量个体和群体对保健的需求,并帮助他们决定先后缓急的方法,能重新评估和组织保健服务以满足人们的需求。2010年我院共分娩新生儿1485人,归属高危儿范畴的90人,占6.06 %。其中低出生体重儿(凡出生体重低于2500g者,包括早产儿,足月小样儿、多胎儿等)27人,占高危管理范畴的 30%,;“新生儿窒息”25例(包括早产儿,足月小样儿、多胎儿等)占高危管理范畴的27 %;黄疸儿(病理性黄疸者包括渗血性黄疸,新生儿肝炎,胆汁积及胆道闭锁等因素)18人,占高危儿管理范畴的20%;感染儿(凡具感染体征如脐炎、口腔炎、脓疮疹、肺炎、败血症等)8人,占高危管理范畴的 8%;先天缺陷儿(凡先天畸形伴影响生活能力者,如先天心脏病,兔唇、腭裂等)2人,占高危管理范畴的2.2 %;先天代谢性,遗传性疾病(如苯安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9人,占高危管理范的 1%,其他(凡具有不适宜新生儿安全生活条件者,如母亲呆傻、盲聋、亲属又无能力照顾者,家庭卫生条件极差者)1 人,占高危管理范畴的 0.1%。二.分析高危儿是指在胎儿期、分娩期、新生儿期和婴幼儿期存在对生长发育(尤其是头脑发育)有危险因素的婴儿,高危儿有脑性瘫痪的潜在危险。在高危儿中发生不同程度的脑损伤比例较高,有资料显示在5~10%,脑损伤同样会影响婴儿的视听觉、语言及运动发育,他们不一定成为脑瘫儿,但是患脑瘫的几率大于普通婴幼儿。?近年,由于围产期保健医学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迅速发展,高危儿成活率明显提高,脑损伤的发病率也随之提高;同时,随着本地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年轻的父母们对自己孩子的保健不再满足于身高、体重等体格发育方面及营养卫生方面的问题,也开始注重智能行为发育问题,这些都对我们儿童保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我院情况:我院2010年90例高危儿均已建册登记,我们对这些高危儿在0-6月时进行行为神经测定及神经运动检查,检查内容包括视听反应、肌张力、运动发育、神经反射、?异常姿势等,发现异常者(脑损伤可能),即开始进行早期干预,并由医生每月定期检查、?运用0-6岁小儿神经心理发育检测量表进行发育水平评定。出院前指导达100%,由于地址电话变更,外出打工及家长不愿接受继续访视等原因,平均回访率69.9%,未能达到100%。高危儿在发育过程中发生智力落后和行为异常的情况要比正常儿高若干倍。存在发育障碍或运动落后,甚至发生脑性瘫痪、智力低下、心理行为异常、继发性癫痫等严重疾病的潜在危险,因此应对高危儿进行中枢神经发育检查、智力监测,心理行为测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发育迟缓或落后的儿童,以便早期干预,使这些孩子的智力潜能充分地发挥出来。二0一0年十一月二十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