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创新与发展—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5
目 录 TOC \o 1-2 \h \z \u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
1.3 研究过程和方法 2
1.4 文献综述 3
2 互联网金融相关概念 3
2.1 互联网金融的含义及特点 3
2.2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 3
3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国农业银行业务发展现状 7
3.1 线下业务渠道日趋完善 7
3.2 线上业务规模日趋增加 7
4 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农业银行业务模式的影响 8
4.1 加速金融“去中介化”,动摇支付结算的核心地位 8
4.2 打破了传统金融服务模式 8
4.3 收入来源被瓜分,客户流失 9
4.4 增加了银行的信用风险和技术风险 10
5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农业银行发展的具体措施 10
5.1 搭建一站式金融服务平台,加强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合作 10
5.2 加快转型升级,打造智能银行 12
5.3 以客户为中心,变革创新产品设计 12
5.4 提高商业银行风险管控能力 13
结 论 14
参 考 文 献 15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互联网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不断发展着的经济现象,互联网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据相关互联网信息报道,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已达3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截至2018年上半年,中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达到8.02亿,互联网普及率为57.7%。其中,98.3%的网民通过手机上网,手机网民规模达到7.88亿。
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经济转型中,互联网经济深刻影响我国的经济市场。作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互联网经济发展的助动,使中国金融业呈现出井喷式的变化,形成了更加专业化、多元化的金融生态。其中,最显著的发展是互联网金融的诞生。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不仅悄悄地改变了人们的工作、生活和沟通方式,而且对公共金融观念的转变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它促进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创新发展,为中国金融市场注入了活力。
随着社会网络、云计算、移动支付等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和渗透,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形式更加多样化。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促进了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在新的金融环境下,商业银行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明确自身的金融业主体地位。研究商业银行业务在新环境下的创新与发展方向,契合商业银行的业务需求。因此,本文结合中国农业银行的实际情况,着重研究了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经营状况,旨在帮助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中获得新的进步。
1.2 研究目的和内容
1.2.1 研究目的
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产业和商业模式,互联网金融旨在为公众提供融资、投资、支付、结算等便捷的服务。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金融交易成本大大降低,提高了交易效率和资源配置效率。为了适应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做出相应的变革。通过对互联网金融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为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一定的方向性指导。
1.2.2 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含义、特点及其发展模式,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业务发展现状,然后主要从银行的支付结算、服务模式、收入来源、风险管理等四个方面,综合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农业银行业务模式的影响。最后结合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商业银行的业务发展方向调整提供了一些建议。
1.3 研究过程和方法
1.3.1 研究过程
图1 研究过程
1.3.2 研究方法
首先是文献研究法。通过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银行业务等关键词进行检索,阅读相关文献、信息数据库、书本等,理解相关的研究成果和意见,归纳总结可取的研究内容,为本文提供理论支持。
其次是咨询法。通过银行工作人员了解银行的经营策略,更为直观地了解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有什么影响。
最后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安全性、效益性的特点,将中国农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集中分析了中国农业银行的发展状况,结合互联网金融对中国农业银行业务模式的影响,为商业银行的新型业务发展提出一定的发展策略。
1.4 文献综述
贝为智(2011)指出,第三方支付的发展减少了银行的中间收入,分流了商业银行的存款与贷款两个基本业务。因此,提出商业银行要借助互联网技术创新与发展银行业务。
陈敬民(2013)提出,互联网金融给商业银行发发展带来了阻碍。由此提出:加强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建立线上线下一站式平台等措施去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李宏博(2013)通过SWOT分析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及机会和威胁,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应对未来大数据时代带来的各种变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