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学考题.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昆虫在地球上繁盛的原因(1)昆虫保水问题。①减少体表失水。昆虫的外骨骼都具有蜡质层,包裹整个身体。蜡质层通常有几个分子的厚度,但其保水性能大部分是一层蜡分子的作用,这些蜡分子的排列相当紧密,导致水分子不能从中间通过。②昆虫通过CO2的爆发式释放来减少呼吸失水。由于气门开启的时间短而间歇的时间长,身体水分损失大为减少。③昆虫的非气体代谢终产物主要是尿酸,可以作为固体保留并和粪便一起排掉。尿酸分子中的氨与氢为一比一,意味着排除同样的氨所消耗的氢比其它排泄化合物要少,而氢与氧结合可在体内产生代谢水。④昆虫通过马氏管和直肠的再吸收作用进一步减少了排泄和排便失水。(2)昆虫的呼吸问题。昆虫血液没有或很少有运输气体的作用,氧气是由内部的气管系统直接输入组织细胞的。在肌肉静止的情况下,最细微的气管分支内部,都充满了液体,当肌肉活动时管内液体即被吸进组织中,这种作用显然可以减少经由液体扩散给细胞中线粒体的路程,使它能更有效地向需氧的组织供氧。(3)昆虫有发达的横纹肌,肌原纤维多,伸缩力强,同时肌纤维集合成肌肉束,其两端着生在坚厚的外骨骼上,通过外骨骼的杠杆作用,调整和放大了肌肉运动,以增强效能。每只附肢一般有3条附肢肌,可使附肢朝前后、上下、内外各种不同方位活动。(4)昆虫具有两对(或一对)能飞翔的翅,还有3对足,足因用途不同被特化成多种类型。足和翅不仅使昆虫克服了重力,而且增加了它生存和扩散的机会,通过飞翔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食物及栖息场所并更有效地逃避敌害。昆虫的翅使其成为无脊椎动物中侵入空中的唯一类型。(5)繁殖问题。①昆虫有多种生殖方式,包括有性生殖、孤雌生殖、多胚生殖及幼体生殖等。②繁殖力较高。③昆虫生活周期短。一些种在条件有利时每年繁殖数代到数十代,环境不利时,可以休眠或滞育,这些特征都有利于它的繁盛。④昆虫卵的卵壳和卵黄膜之间有一层极薄的蜡层,有保水作用。昆虫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胚外浆膜和羊膜,羊膜包围成一个充满液体、周围通常封闭的空腔(即羊膜腔),使胚胎始终在液体环境中发育,从而使昆虫彻底摆脱了对水的依赖。(6)发育中经过变态。绝大多数昆虫在生活史中都经历了3~4个形态、生理甚至生态完全不同的时期。其中,卵期主要是传播及对抗不良环境的时期,幼虫主要是取食、营养及生长的时期,蛹期是由幼虫到成虫的调整转变时期,成虫是迁移及繁殖的时期。变态使各虫态之间有效地利用和协调有利与不利的外界环境而保证了自身的发展。(7)体躯小,最大的个体不超过30cm。体躯小,消耗的能量少,所摄食物就少,尤其在食物缺少时会有更多的生存机会。从生态学分析,体躯小可以占有各种难于接近的栖息场所,可以依赖所有的遗传和生存能力占有大量的资源地。体躯小还便于隐藏躲避敌害,便于携带扩散。(8)有发达的神经系统和灵敏的感觉器官。神经节的愈合提高了神经系统传导刺激、整合信息和指令运动等的机能,更有利于陆地生活。(9)口器多样化,使食物来源丰富。2.假体腔的出现引起原腔动物的结构重新调整试简述原因(3.4.5)假体腔的出现为体内器官的发展和运动提供了空间;可有效地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 有效地维持体内水分平衡;使运动加快。P.863.简述吸虫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3.4.4)①吸虫适应寄生生活,其运动机能退化,体表无纤毛、无杆状体,也无一般的上皮细胞,而大部分种类发展有具小刺的皮层;神经、感觉器官也趋于退化,除外寄生种类有些尚有眼点外,内寄的种类眼点感觉器官消失;②发展了吸附器,如肌肉发达的吸盘和小钩等,用以固着于寄主的组织上。③消化系统相对趋于退化,一般较简单,有口、咽、食管和肠。④呼吸由外寄生的有氧呼吸到内寄生的厌氧呼吸。⑤生殖系统趋向复杂,生殖机能发达。⑥生活史趋向复杂:内寄生常有2个或3个寄主,具有多个幼虫期。幼虫期能进行无性的幼体作繁殖,产生大量的后代。4.写出曾经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的名称、寄生人体部位、传播媒介(中间寄主)、感染期幼虫(3.4.4)寄生虫名日本血吸虫疟疾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寄生虫病名称血吸虫病疟原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钩虫寄生人体部位人的血液红细胞内(红内期)肝细胞内(红外期)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人体小肠传播媒介(中间寄主)钉螺人蚊白蛉粪便、土壤感染期幼虫尾蚴丝状蚴前鞭毛体丝状蚴5.简述鱼类的鳞式并规范写出鲤鱼的鳞式(3.5.3)鳞式指鱼鳞的排列方式,成为鱼种分类鉴定标准之一。P.182简述哺乳类皮肤腺的种类、特点、功能(3.5.7)①皮脂腺 泡状腺,位于尽毛根触,开口毛囊内,分泌油脂,含不饱和甘油脂和胆固醇。为全浆分泌腺,内层腺细胞由于脂肪堆级而膨胀坏死,形成多脂混合物排出,进入毛囊。重新形成腺内层细胞。②汗 腺 多细胞管状腺,由生发层发生后下陷入真皮中,末端盘曲成团,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