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固体废物监测工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技术试卷(固体废物监测工).doc

发布:2021-04-17约1.14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试卷第 PAGE 1 页共 NUMPAGES 1 页 固体废物监测工固体废弃物生物处理技术试卷(固体废物监测工)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 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1、工业废水处理污泥一般含有较高的( ),不宜直接进行堆肥处理,要采取配方添加剂、农艺措施等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A.苯类物质 B.致癌物质 C.重金属 腐蚀性物质 2、城市污水处理后的污泥含氮量为( )。 A.1%~1.5% B.0.5%~1% C.2%~6% 7%~8% 3、从沼气生产技术的角度来说,发酵是指在厌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特别是( )新陈代谢的生理功能,将有机物转化成沼气的整个工艺生产过程。 A.产酸细菌 B.产甲烷细菌 C.降解型细菌 自养型细菌 4、批量发酵是一次投料发酵,运转期中不添加新料,当发酵周期结束后,取出旧料再重新投入新料发酵。该工艺的弊端是( )。 A.发酵产气是不均衡的 B.产气量过小 C.对装置压力要求过高 产率过低 5、堆肥定义强调堆肥过程不同于卫生填埋、废物的自然腐烂与腐化,原因是( )。 A.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 B.有微生物作用 C.不占地方 使用条件比较宽松 6、当堆温升至45℃以上即进入高温阶段,在这一阶段,( )成为主体。 A.嗜温微生物 B.嗜热微生物 C.细菌 放线菌 7、现代化堆肥生产的最佳温度一般为( )。 A.55℃ B.60℃ C.40℃ 70℃ 8、在好氧堆肥后期阶段,腐殖质不断增多且逐步稳定化,堆肥进入( )阶段。 A.稳定 B.腐熟 C.需氧 后期 9、在好氧堆肥后期阶段,需氧量( ),含水率( ),堆肥物孔隙增大,氧扩散能力增强。 A.减少,降低 B.升高,升高 C.降低,升高 升高,降低 10、堆肥微生物主要来自两个途径:①来自有机垃圾固有的微生物种群,一般城市垃圾中的细菌数量在( );②来自人工加入的特殊菌种。 A.1010~1011个/kg B.1012~1013个/kg C.131510~10个/kg 1014~1016个/kg 11、成品堆肥散发的泥土气息是由( )引起的,其酶能够帮助分解诸如树皮、报纸等一类坚硬有机物,对于诸如纤维素、木质素、角素和蛋白质等复杂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分解特性。 A.放线菌 B.原生动物 C.细菌 真菌 12、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必须保证足够的P、K和微量元素,磷是磷酸和细胞核的重要组成元素,也是生物能ATP的重要组成成分,一般堆肥料的C/P以( )为宜。 A.(80~90):1 B.(85~100):1 C.(75~150):1 (60~70):1 13、简易沤肥技术是指将人粪尿、不能食用的烂叶子、动物粪便、杂草、秸秆、废物垃圾等有机废物混合堆积、糊泥密封,在自然条件下利用( ),使堆料中的有机物腐熟,达到土壤可接受的稳定程度。 A.细菌的作用 B.有机物自身作用 C.土壤的天然稳定作用 微生物的发酵作用 14、经过沤肥之后,堆料会成为一种含( )丰富的腐殖质,这一过程基本不进行或者很少进行人为控制。 A.氮元素 B.钾元素 C.硫元素 磷元素 15、简易沤肥技术一般介于好氧堆肥与厌氧发酵之间,没有( )装置。 A.升温 B.排气 C.发酵 强制通风 16、沼气孵化禽类可避免传统的炭孵、炕孵工艺造成的温度不稳定和( )。 A.硫化氢中毒现象 B.氢气中毒现象 C.一氧化碳中毒现象 二氧化碳中毒现象 17、当利用气体发电时,消化气需进行脱硫。运行中主要的问题是( )。 A.消化气不纯 B.没有达到规定热值 C.含水率过高 漂浮物(泥渣)和沉淀物(砂)的去除 18、污水坑沤肥法中,在保持坑内湿润的同时,又需防积水,如有积水,最好每隔( )翻坑倒肥一次。 A.5天左右 B.10天左右 C.2天左右 15天左右 19、平地沤肥法中,保持堆料的含水率很重要,一般使堆料水分保持在( )。 A.50%~60% B.10%~20% C.30%~40% 70%~80% 20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