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氯化物检查标准操作规程.doc

发布:2015-08-26约1.33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氯化物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建立氯化物检查标准操作规程。 2. 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二部。 3.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药品中氯化物的检查。 4. 职责: 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 程序: 5.1. 简述: 氯化物在硝酸酸性溶液中与硝酸银作用生成氯化银浑浊,与一定量的标准氯 化钠溶液在同一条件下生成的氯化银浑浊液比较,以检查供试品中氯化物的限量。 本法适用于药品中微量氯化物的限度检查。 5.2. 仪器与用具: 纳氏比色管:50ml(应选玻璃质量较好、配对、无色、管的直径大小相等、管上的 刻度高低一致的纳氏比色管进行实验)。 5.3. 试药与试液: 标准氯化钠溶液的配制:称取氯化钠0.165g,置1000ml量瓶中,加水适量使其溶 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贮备液。临用前,精密量取贮备液10ml,置10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相当于10μg的Cl)。 5.4. 操作方法: 供试溶液的配制:除另有规定外,取规定量的供试品,置50ml纳氏比色管 中,加水溶解使成约25ml,溶液如显碱性,可滴加硝酸使遇pH试纸显中性,再加稀硝酸10ml;溶液如不澄清,应滤过;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得供试溶液。 对照溶液的配制:取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置另一50ml纳氏比色管中, 加稀硝酸10ml,加水使成约40ml,摇匀,即为对照溶液。 于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中,分别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用水稀释使成50ml, 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所产生的浑浊。 供试溶液如带颜色,除另有规定外,可取供试溶液两份,分置50ml纳氏比 色管中,一份加硝酸银试液1.0ml,摇匀,放置10分钟,如显浑浊,可反复过滤,至滤液完全澄清,再加规定量的标准氯化钠溶液与水适量使成50ml,摇匀,在暗处放置5分钟,作为对照溶液;另一份中加硝酸银试液1.0ml与水适量使成50ml,在暗处放置5分钟;两份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所产生的浑浊。 5.5. 注意事项: 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应同时操作,加入试剂的顺序应一致。 应注意按操作顺序进行,先制成40ml水溶液,再加入硝酸银试液1.0ml, 以免在较大浓度的氯化物下局部产生浑浊,影响比浊。 应将供试品管与对照管同时置黑色台面上,自上而下观察浊度,较易判断。 必要时,可变换供试管和对照管的位置后观察。 供试溶液与对照溶液在加硝酸银后,应在暗处放置5分钟,避免光线直接照 射。 加入硝酸银试液后,应立即充分摇匀,以防止局部过浓而影响产生的浑浊。 供试溶液如不澄清,可预先用含硝酸的水洗净滤纸中的氯化物,再滤过供试 溶液,使其澄清。 5.5.7. 纳氏比色管用后应立即用水冲洗,不应用毛刷刷洗,以免划出条痕损伤比色管。 5.6. 记录: 记录实验时的室温、取样量、标准氯化钠溶液浓度和所取毫升数及结果。 5.7. 结果与判定: 供试品管的浑浊浅于对照管的浑浊,判为符合规定;如供试品管的浑浊浓于对照管, 则判为不符合规定。 中国3000万经理人首选培训网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