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6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变化-2025年高考历史 热点 重点 难点 专练(新高考通用)(解析版).docx
重难点06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的变化
考点
高考三年考情梳理
2024年
2023年
2022年
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探索及官员选拔与管理
1.浙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2.辽宁·专制与民主的冲突
3.河北·苏维埃政权建设
4.北京·抗日根据地建设
5.山东·陕甘宁边区的抗日宣传
6.湖北·根据地农业建设经验
7.全国甲·抗日根据地政权巩固
1.湖北·中华民国的成立
2.全国甲·抗日民主政权特点
3.江苏·陕甘宁边区政权建设
4.北京·抗战胜利后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中国近现代外交
山东·晚清外交
湖北·近代中国外交的近代化
广东·晚清外交主权意识增强
湖北·近代中国外交的近代化趋势
北京·中法建交的前提
浙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甘肃·共和国乒乓外交
浙江·新时期外交政策调整
浙江·70年代外交
甘肃·新时期对外交流
1.河北·二鸦后晚清外交的近代化
2.湖北·晚清近代条约意识的增强
3.山东·十八大以来的外交方针调整
1.天津·近代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2.江苏·晚清缺乏对外交流
3.天津·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
4.广东·新中国影响力的提升
当代中国的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
浙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当代中国民族关系
2025年高考预测:
晚清时期外交观念的变化;
民国初期的政党政治;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政权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
【一图看懂】
【专题线索】
一、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探索及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探索
时间
方案
主要内容
晚清
君主立宪制
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
清末“新政”:改革官制、改革兵制、振兴商务、奖励实业、改革学制?
南京临时政府
民主共和制
辛亥革命:1912年,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2.12,清帝宣布退位。
北洋政府
政党政治
300多个各类政党社团纷纷建立,展开竞争;
1912年,国民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
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后,国民党发动“二次革命”;
1913年袁世凯成为正式大总统后,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国民政府
实行
“训政”
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以党代政,国民党掌握实权,剥夺人民权利。实质就是一党专政,独裁统治。
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进入“宪政时期?
中国共产党
民主政治探索
人民革命政权
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这是创建人民革命政权的尝试
抗日民主政权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通过“三三制”原则,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设立边区政府,作为民国地方政府,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军政委员会
解放区设置行政区,行政区设军政委会或人民政府,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奠定了基础
新民主主义政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社会主义政权
1954年,制定了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社会主义政权
中国近现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阶段
时间
内容及变化
特点
原因
晚清
1840—1912
废科举,学堂选官制度、留学毕业生选官
浓厚的封建性
①自然经济逐渐瓦解;
②民族危机加剧;
③西方宪政思想影响;
④科举制弊端
南京临时政府
1912
依据文官考试思想,形成文官选拔制度草案
浓厚的西方化
西方文官制度的影响
北洋政府
1912-1927
建立文官考试制度
南京国民政府
1927-1949
建立公务员制度
建国初
1949-1978
建立干部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市场经济发展;
③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完善;
④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竞争增强
改革开放
1978至今
改革干部管理制度,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
二、中国近现代外交
(一)中国近代的屈辱外交关系
时期
外交观念、外交成就
清政府外交
(屈辱外交)
鸦片战争前
“朝贡外交”“闭关自守”
鸦片战争时期
缺乏主权观念,“开眼看世界”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自强”“制夷”
甲午中日战争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逐渐放弃对抗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3月)
妥协外交:缺乏明确的反帝主张,只是主张推翻清王朝,南京临时政府幻想取得列强的支持
北洋军阀政府外交(1912年3月—1928年)
卖国外交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1927—1949年)
卖国外交、改订新约运动
(二)当代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
时期和
特点
奠基
时期
20世纪50年代:“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和三大外交政策:
“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步入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