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用工程智慧工地建设评价标准.pdf

发布:2024-01-13约12.94万字共6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市政公用工程智慧工地建设评价标准

1范围

1.0.1本标准适用于青岛市市政公用工程的智慧工地建设。工期3个月以上的工程推荐按本标准执行,

工期3个月以下的工程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执行。

1.0.2智慧工地的建设及评价工作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省及青岛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GB/T31167信息安全技术云计算服务安全指南

GB/T36951信息安全技术物联网感知终端应用安全技术要求

GB/T25069信息安全技术术语

3术语与缩略语

3.1术语

3.1.1智慧工地intelligentconstructionsites

智慧工地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全面感知、收

集、处理、分析工地各环节信息,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平台,实现施工作业智能生产、科学监

管、辅助决策等功能,实现工地的数字化、网络化、智慧化管理。

3.1.2智慧工地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ofintelligentconstructionsites

智慧工地基础设施是指应用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收集、传输、处理、显示各类信息的硬件设施及软

件技术平台,包括各类传感器、自动识别装置、网关、路由器、服务器、显示屏等设备及软件技术平

台相关集成设施。

3.1.3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informationplatformofintelligentconstructionsites

智慧工地信息化平台是指应用于施工工地现场的信息管理系统,对工地现场人员、设备、物资、

环境等要素全面采集、监管,实现数据的共享和协同运作、分级管控,并于监管平台对接。

3.1.4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

建筑信息模型是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集成建筑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的工程数据模型,是对

工程项目相关信息详尽的数字化表达。建筑信息模型通过数字信息技术把整个建筑进行虚拟化、数字

化和智能化,是一个完整的、丰富的、逻辑的建筑信息承载平台。

1

3.1.5地理信息系统(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是指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的支持下,运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

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管理、决策等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

3.1.6数字化资料digitaldata

通过工程软件对工程建设实施过程中形成的监管资料,通过信息化、数据化等技术手段进行记录

并形成可共享、可储存的数字化文件。

3.1.7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

物联网是通过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

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3.1.8云计算cloudcomputing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大众参与的计算模式,具有每秒数以千万计信息处理的强大效能。

需先通过网络将庞大的计算处理程序分拆成较小的子程序,再将子程序交于由多部服务器所组成的系

统去计算,从而为用户提供短时间内计算分析大量数据的服务。

3.1.9人工智能技术artificialintelligencetechnology

人工智能技术是指用以实现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科学技术,主要包含机器学习、计算机

模拟等技术。

3.2缩略语

本标准相关缩略语指代的意义见表1。

表1缩略语意义

简写英文全称中文解释

IPinternetprotocol互联网协议

RFID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

APPApplicatio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