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四章-腔肠动物门讲课.ppt

发布:2017-05-06约2.36千字共2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腔肠动物门 (Coelenterata ) 1.为多细胞的后生动物,有组织分化,无器官分化 2.大多数为海生底栖固着生活,单体或群体 3.身体是辐射对称或两侧对称, 4.体壁:外胚层、内胚层,两层之间由中胶层连接,具 肌肉和神经组织,有的还具有捕食和御敌的刺细胞 5 .消化腔中央有口,既是食物口,又是废物排泄口, 口的周围有一圈或多圈触手。 6. 外胚层分泌钙质或角质外骨骼。 7.分布:前寒武纪后期-现代,种类繁多,化石丰富 一.概述 二.分类 刺细胞亚门(Cnidaria) 水螅纲(Hydrozoa) 代表化石层孔虫(stromatoporids) 原水母纲(Protomedusae) 钵水母纲(Scyphozoa) 珊瑚纲(Anthozoa) 化石最多 无刺胞亚门(Acnidaria) 栉水母纲(Ctenophora) 1)海生,并不局限于南北纬30度之间 2)个体既有单体,也有复体 3)身体构造复杂,既有软体(polyp),也有硬体 绝大多数具有钙质的外骨骼 三. 珊瑚纲 Anthozoa 1.特点 1)横板珊瑚亚纲(Tabulata)∈3-T (?) 2)四射珊瑚亚纲(Tetracoralla) O2-P 3)六射珊瑚亚纲(Hexacoralla) T-Rec 4)八射珊瑚亚纲(Octocoralla) T-Rec 2.分类 根据软体和硬体骨骼特征分为四个亚纲 1)硬体结构: A)单体(solitary):角锥状、弯锥状、圆柱状、 曲柱状,套杯状,荷叶状,盘状、拖鞋状) 3. 四射珊瑚亚纲(Tetracoralla) B)复体(compound): 丛状(枝状、笙状)、块状 2.骨骼构造 1)珊瑚虫(coral polyp):软体部分 2)珊瑚体(corallum) 软体分泌物所形成的硬体部分 隔壁(septa): 外胚层分泌的纵向辐射排列的板状骨骼 横板(tabulate): 珊瑚虫底部体壁分泌的横向板状骨骼 鳞板(dissepiment): 底部边缘体壁分泌的排列规则、大小均匀的板片 泡沫板(cystose): 一系列鳞板所形成的不规则形状 鳞板带 隔壁 横板 鳞板 内斜板 中 轴 3)轴部构造(axial structure):珊瑚中心发育的各种骨骼构造 中轴(columella):原生、次生两种 复中柱(central column)由横板、隔壁以及单中轴形成的复杂构造 鉴别珊瑚主要依据一系列的构造组合进行。 1)最初生长六个隔壁, 主隔壁(Cardinal septum)、对隔壁(Counter sepetum)各一个 侧隔壁(alar septa)、对侧隔壁(Counter-Lateral septa)各一对 以后每次均形成四个隔壁。也被称为皱纹珊瑚(Rugosa)。 主内沟:主隔壁随着珊瑚的生长逐渐退化形成的凹陷 侧内沟: 对隔壁随着珊瑚的生长逐渐退化形成的凹陷 四射珊瑚先为两侧对称,其生长方式有先有后, 最终形成辐射对称, 此时生长方式为轮生。 3 四射珊瑚隔壁的生长方式 四射珊瑚发育阶段及隔壁的生长方式 4.四射珊瑚的演化 理论古生物学的重点内容:研究生物的个体发育与系统发生。 1)内部构造:从简单到复杂, 单带型,隔壁+横板:O2—P 双带型:隔壁+横板+鳞板(或泡沫板):O3—P 三带型:隔壁+横板+鳞板(或泡沫板) +轴部构造(中轴或复中轴):C—P 2)轴部构造:单中轴发展至复中柱。 3)复体的外壁变化:外壁完整多角状——部分完整——不完整 4)横板:完整——不完整,鳞板由少到多。 5)隔壁的微细结构:最简单的层状——羽状——楔状 单带型 隔壁+横板 双带型 隔壁+ 横板+鳞板 三带型 隔壁+横板 +鳞板 +轴部构造 1)特点 绝大多数为复体 横板发育(特化),隔壁不发育,呈刺状, 可以见到泡沫板 具有连接构造:连接管、连接孔、连接板等 5. 横板珊瑚亚纲(Tabulata) 2)地史分布:一般认为寒武纪出现, 二叠纪灭绝,奥陶纪繁盛 有人认为三叠纪绝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